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門醫妃有點毒

第808章 對掐(三更)

侯門醫妃有點毒 我吃元寶 5217 2025-06-21 11:21

  

  「陸侍中油鹽不進,卻也恩怨分明。本官主動讓位於他,等於是他欠了本官一個人。」

  面對一臉理所當然,胡說八道的李大人,劉詔氣壞了。

  他冷冷一笑,「李大人好大的面子。你讓位於陸侍中,你以為他會感激你?憑什麼?那個位置遲早都是他的,用不著你讓。」

  李大人搖頭笑笑,「論打仗,老夫不如下。但是論對朝中官員的了解,下遠不如老夫。下若是不信,我們不如拭目而待。看看到底誰對。」

  劉詔皺眉,明顯不滿,「若是大人猜測錯了,可想過後果。」

  李大人哈哈一笑,「若是老夫錯了,老夫也認了。屆時老夫會主動離開京城,不在紅塵俗世中打滾,回祖籍做個逍遙快活人。」

  若是事壞在姓李的手裡,劉詔非撕了他不可。

  還想回祖籍做逍遙人,做夢吧。

  「下不必用吃人的目光看著老夫。老夫繼續留在朝堂,也是在賭。都是賭,何不換個方式。說不定柳暗花明,撥雲見月。」

  劉詔呵呵一笑,「但願大人能如願以償,做到體面退場。」

  「老夫還盼著去西北看看大漠風光,一定會體面退場。」

  二人用眼神較勁,誰都不肯退讓。

  相對而言,李大人顯得更輕鬆些。

  劉詔拂袖,起離去。

  李大人哈哈一笑,吐槽劉詔,「還是太年輕啊!脾氣那麼沖,不好,不好!」

  劉詔走出閑人居,吩咐錢富,「派人盯牢姓李的,看看他到底耍什麼花樣。」

  錢富領命,遲疑了一下,問道:「此事要告訴夫人嗎?」

  「本下會親自告訴夫人。」

  就算他不說,顧玖也會從其他人口中得知真相。

  李大人上本請辭,這麼大的事,瞞不住。

  ……

  兩天後,李大人再次上本請辭。

  這一回,文德帝象徵地挽留了一番,就準了。

  李大人雖早有準備,當聽到文德帝說出「準了」的時候,還是感到很傷心。

  一代忠臣,就此離開朝堂。

  捨不得啊!

  李大人有許多感慨,激動之餘,紅了眼眶。

  文德帝也有些動,言語勉勵了一番,卻沒有給李大人任何虛職,也沒有挽留他,讓他繼續留在朝堂上。

  李大人寒了心。

  帝王心,真是冷硬如鐵。

  前面幾年,是文德朝最困難的幾年。

  全憑他這個中書令居中調度,朝堂才能平穩度過最艱難的幾年歲月。

  而今天下大安,風調雨順。

  文德帝就迫不及待卸磨殺驢。

  寒心啊!

  真正的寒心!

  李大人黯然退場。

  對於以退為進的計策,也沒再抱有希望。

  一切都是他自作多。

  人走茶涼。

  人冷暖,李大人也算是體會了一遍。

  心灰意冷之下,竟然生出就此回祖籍養老的打算。

  奈何大雪封路,不得出行。

  李大人也隻能站在屋檐下,望雪興嘆。

  往年,一到年底,前來送禮的人絡繹不絕。門房從早到晚,忙到腳不沾地。

  今年,門庭冷落。

  別說李大人受不了,門房的下人同樣受不了。

  人,怎麼能這麼現實?

  除了幾位學生登門,再無其他人。

  李大人自嘲一笑,「老夫歷來自視甚高。沒想到老了,卻被當頭棒喝。不過如此而已!」

  沒有朝廷官員的份加持,他就是個普通的老頭,無人在意。

  哈哈……

  今才認清這一點,果真愚鈍。

  離著過年就剩下兩天,衙門已經封筆。

  本以為不會再有人上門,門房都打起了懶。

  咚咚咚……

  聽到有人敲響大門的銅環,門房還以為自己幻聽了。

  仔細一聽,真的有人在敲門。

  門房急忙翻,走出溫暖的房舍,打開大門一角。

  一個小廝,遞上一張請帖,「我家老爺請李老爺喝酒,這是請帖。」

  「你家老爺是哪個?」門房好奇問道。

  小廝仰著頭,十分得意地說道:「我家老爺是三元公。記得提醒你家老爺準時赴約。」

  說完,小廝就跑了。

  三元公的邀請,門房不敢怠慢,趕緊將請帖給李大人送去。

  李大人很意外,也很驚喜。

  楊元慶竟然不計前嫌,給他下帖子?

  哈哈……

  是要當面奚落他嗎?

  還是要和他冰釋前嫌?

  這一趟究竟是鴻門宴,還是賓主盡歡?

  李大人斟酌再三,咬咬牙,去了!

  活了大半輩子,什麼風雨沒經歷過。

  區區一個三元公,他就沒放在眼裡。

  次一早。

  李大人乘坐馬車,前往山河書院。

  他暗暗吐槽,「大過年的,還住在書院。當真以書院為家嗎?」

  一路行駛,穿過鬧的街巷,終於上了山,順利進入書院。

  三元公楊元慶正和孫狀元清談。

  得到下人通報,他哈哈一笑,「老夫請的人到了,孫兄要不要一起?」

  「李探花到了嗎?一起一起。」

  孫狀元顯然是看鬧不嫌事大。

  三元公站在梅花樹下,迎接李大人的到來。

  李大人下了馬車,猛地見到三元公,差一點不敢認。

  眼前這人,哪裡還是記憶中那個衰老又邋遢又落魄的老頭。

  眼前這人,臉色紅潤氣度非凡風采出眾,眼神炯炯有神。比起剛從西北回到京城,起碼年輕了二十歲。

  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六十的老頭。

  說他四十幾歲,肯定有人相信。

  李大人不由得打量周圍的環境。

  山河書院莫非請了哪位高人開光?

  幾年時間迅速崛起,而且特麼的還養人。

  瞧把三元公養得多嫩,出門一趟,都能勾搭幾個大姑娘小媳婦回來。

  孫狀元陪著三元公,爽朗一笑,「大人風采依舊。」

  然而,三元公很不給面子,突然發揮毒舌本,「李兄怎會如此老態?果然受了委屈嗎?」

  噗!

  李大人一口陳年老皿,差點噴出來。

  他臉頰肌抽抽,嘴角哆嗦。

  冷哼一聲,「彼此彼此,楊兄沒見一點變化,還和剛回京城的時候一樣。」

  三元公楊元慶笑眯眯,「李兄不光是人見老,連眼神都變得不好。哎,想你受了那麼多委屈,為兄就不和你計較。」

  特麼的,竟然還好意思裝大度。

  臭不要臉的楊元慶。

  李大人有擼袖子幹一架的衝動。

  好不容易,總算克制了自己的脾氣。

  他深吸一口氣,「這就是楊兄的待客之道嗎?」

  三元公楊元慶樂呵呵的,「忘了李兄體年老不適應,趕緊進屋喝一杯茶暖暖。隻可惜,書院美景,李兄無福觀賞。」

  李大人呵呵兩聲,「楊兄前面帶路。」

  「李兄請!」

  孫狀元吃了好大一個瓜,有點懵。

  傳聞三元公同李大人不睦,原來是真的啊。

  原來傳聞也不都是假的。

  針尖對麥芒,水火不容,都不足以形容二人。

  這才剛見面,就已經掐上了。

  等進了屋,豈不是要擼袖子幹一架。

  孫狀元遲疑,他是進還是不進。

  他想看戲,理應進去。

  又怕殃及池魚,跟著遭殃。

  媽呀,好難抉擇啊。

  最後,為了看戲,孫狀元拼了。

  即便真的被殃及,他也認了。

  就當是看戲付出的代價。

  屋裡,燒著地暖,溫暖如。

  李大人脫下厚厚的大氅,渾上下起碼輕了十斤。

  三人席地而坐,烹茶煮酒。

  孫狀元提議道,「不如我撫琴一曲。」

  三元公楊元慶笑眯眯的,「孫兄昨還說手痛,哪能讓你傷上加傷。今不必撫琴,我們隻是清談。李兄沒意見吧。」

  李大人皮笑不笑,「客隨主便。一切但憑楊兄做主。」

  「李兄果然善解人意。」

  李大人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

  真想將手中的茶水潑在楊元慶的臉上。

  孫狀元面上擔心,內心卻在興奮狂呼。

  啊啊啊,剛坐下就懟上。

  果然是冤家。

  請繼續你們的表演。

  不用在意老夫。

  權當老夫是透明人。

  三元公楊元慶精氣神十足。

  看著李大人吃癟的模樣,多年鬱氣,終於吐了出來。

  他一臉關心,「李兄主動請辭,真是令人佩服。不過今見李兄如此老態,我又明白過來。李兄體可有不適?切莫諱疾忌醫。都捨得辭官,怎麼就不請大夫瞧瞧。」

  李大人呵呵一笑,「多謝楊兄關心,我體沒有不適,這不是諱疾忌醫,而是實話。楊兄邀請我來,若隻是為了打聽我的況,那恕我不奉陪。」

  「李兄一如當年,還是那般急躁。才剛剛坐下,茶水都沒有喝一口,怎麼就急著走。」

  三元公楊元慶似笑非笑地看著李大人。

  李大人挑眉,「楊兄不如直接挑明,你請我來做客的目的。」

  三元公提起茶壺續水,一邊說道:「一來想和李兄敘舊。你我二人同住京城,卻多年未見,我對李兄甚是想念。二來,李兄既已辭官,不知有何打算?如果暫時沒有去處的話,不如來書院教書。當然,李兄若是不習慣書院的氛圍,可以隨時離去。」

  李大人詫異。

  他皺起眉頭,「你在招攬本官?」

  三元公楊元慶放下茶壺,問道:「李兄願意接受招攬嗎?」

  「誰的主意?大下還是詔夫人?」李大人警惕十足。

  楊元慶搖頭,「既不是大下,也不是詔夫人。是我想招攬李兄到書院教書。」

  李大人越發奇怪。

  他神色古怪地看著楊元慶,「有何目的?」

  楊元慶坦然道:「李兄是打算回祖籍養老嗎?以李兄的才學,就此回去養老,頗為可惜。不如就留在書院,徐徐圖之。李兄想走,隨時都可以。」

  李大人呵呵冷笑,「楊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彼此彼此!」

  「我不知你為何會生出如此荒唐的想法,我都要道一聲謝謝。至於教書,抱歉,沒這想法?」

  李大人非常乾脆的拒絕了楊元慶的招攬。

  就憑楊元慶,想招攬他,呵呵!

  楊元慶除了一個三元公的名頭,還有什麼?

  有什麼資格招攬他?

  楊元慶笑了笑,並不氣餒。

  他不急不慢地說道:「據我所知,李兄現在住的宅院,並非你自己買的,而是朝廷安排給你住,產權歸少府。李兄已經辭官,最遲過完正月十五,就要把宅子還回去。

  我關心問一句,屆時李兄要去哪裡落腳?一大家子人,不好安置吧。還是說,過完元宵,李兄就要啟程回祖籍?李兄甘心嗎?李兄的幾個孩子,京城出生,京城長大,他們回到祖籍能習慣嗎?他們的根基,他們的仕途,他們的朋友人脈全都在京城。回到祖籍,等於一切從頭開始。李兄真要這麼做?」

  李大人皺眉,沉默。

  孫狀元暗暗點頭,三元公這一手漂亮。

  一下子就打在了李大人的七寸上頭。

  李大人可以不在乎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回到祖籍養老。

  可是他不能不在乎子孫後代。

  帶著家小,匆忙回祖籍,絕非明智之舉。

  想要留在京城,山河書院目前來說,是最合適的選擇。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