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皇後冊封大典
李夫人眼中閃過一抹幽光,她輕輕拍撫李雍的後背,柔聲說,「老爺,莫氣莫急!」
「仔細一想,這皇後之位也並非這麼重要。」
「我們李家位高權重,隻要綺兒先她們一步誕下皇子,屆時老爺就上疏說讓皇上立綺兒的皇子為皇長子,太子儲君,那這一切不都穩妥了?」
李夫人林夏鵑眸中露出絲絲精光。
李雍的情緒慢慢緩下來,他深深思索了一番夫人所言,而後認同地點頭。
他摟緊林夏鵑的肩膀,嘆聲說,「還是夫人有想法。」
「隻要綺兒率先誕下龍子,那麼北夏皇朝的未來皇儲便是我們的外孫,便也有李氏的一族皿脈。」
李雍彷彿已經瞧見未來屬於李家的盛世,眉頭都舒展開來。
「所以呀,老爺,我們當前應當是見招拆招,切不可急躁。」李夫人安撫說道。
頓了頓又道,「這會兒綺兒在宮中應當很傷心這個結果,老爺不如讓人進宮遞個消息?」
「也好。綺兒脾氣隨我,是個急躁的,我立即著人入宮遞信,免得誤事。」李雍點頭說道。
「嗯。」林夏鵑輕輕拍了拍李雍的手背。
冊封結束的第二日,簡潔而典雅的溫府聚集了許多生面孔,卻都被一生廉潔的溫禦史溫顯祖拒之門外了。
這一消息傳到少年天子趙譽耳中時,他正在太和殿批閱奏摺。
「皇上果然沒有瞧錯人,這溫禦史是個耿直廉潔的,想必其女兒也是個廉明公正的。」許昭公公彎身附和說道。
趙譽勾了勾嘴角,不置可否,隻說,「無論是左相的女兒還是李相的女兒為後,都不合適,地方上來的更不合身份,隻有溫禦史之女最合適。」
「聖上說的是。」許昭公公點頭說。
「對了,那些個秀女在聽到冊封消息時表現如何?」趙譽掃了眼奏章,又似是想起什麼事來,不經意間問道。
「冊封的聖旨一落,那李綺便像丟了魂兒一樣失魂落魄,而左相的兩個女兒雖有傷感,但似乎也並不驚訝。」
「地方上來的那兩位,則是神色激動滿心歡喜地接受了聖旨。」
「這其中最數淡定,還是當屬我們未來的皇後娘娘。要奴才說,這個溫小姐不愧是聖上選定的皇後娘娘,喜怒不形於色,能當大任。」
對於溫雨霏這個第一才女,許昭公公是不吝於誇讚。
趙譽挑了挑眉,「哦?能讓許公公你誇讚的人可是少數。」
「朕記得,你上次還誇讚了皇嬸。」
說起皇嬸左雲卿,趙譽眼中光芒微閃。
許昭公公忙低下頭,應道,「是的。奴才覺著,攝政王妃樣子可人,而這未來的皇後娘娘不僅樣貌引人,就連性格也是討人喜。」
趙譽輕笑了一聲,「是嗎?」
「奴才是這麼覺得的。」許昭的頭更低了。
趙譽哼笑了一聲沒說話。
沉吟半晌,趙譽又說,「過幾日便是皇後冊封大典,你著人仔細準備。」
「是。」許昭恭敬地應聲。
——
皇後冊封大典定在三月初三。
這一日春光明媚,京城已經開始恢復點點翠綠。
左雲卿今日雞未啼就被霜月搖醒了,今日是皇後冊封大典,她作為皇嬸要早些出行。
待她梳妝完乘著馬車來到皇宮時,宮門至承元殿的宮道上已經列著巍峨的儀仗隊。
金戈鐵馬,旌旗獵獵,上百名禦林軍身穿華麗鎧甲排列成兩行,整齊劃一地昂首挺兇著相對而站,氣勢恢宏。
在禦林軍中間,一條長長紅綢自午門延伸至承元殿前,兩旁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奇花異草,香氣襲人,更有各種樣式的金盤玉碗,內置清水,映襯著藍天白雲,形成一片美景。
趙竟牽著她的手越過巍峨禦林軍,走到承元殿前。
承元殿前已經站了不少各家女眷,在這裡,左雲卿瞧見了柳如玉。
兩人沒有多言語,隻是微微頷首以示問候。
隨即,左雲卿便跟著趙竟入了承元殿。
皇後冊封大典,她是以皇嬸的身份進入承元殿的。
至於其他的女眷比如柳如玉等,都是要候在承元殿外的。
左雲卿剛進入承元殿沒多久,便聽得一聲悠長的號角響起,而後便是宦官的一聲高呼——
「冊封大典正式開始!」
片刻,紅綢的另一邊傳來道道高亢的聲音,「皇後娘娘駕到!」
萬眾矚目之下,身穿鳳冠霞帔的皇後娘娘踏著紅毯緩緩走來,身後簇擁著把著戶扇的宮女與太監。
左雲卿的視線越過人群,落在溫雨霏身上。
隻見她面上掛著恬淡的微笑,她頭戴九龍鳳冠,身著綉金鳳袍,色彩華美,端莊大方,盡顯母儀天下的風範。
承元殿內,龍椅之上,天子趙譽面帶威嚴而又不失溫和的笑容,靜靜地等待著他欽選的皇後。
天知道他有多想瞧上左雲卿幾眼,可此刻視線眾多,他根本不能這麼做。
無奈之下,他隻能瞧著溫雨霏的方向,目不由心。
在趙譽胡思亂想之際,溫雨霏已經緩緩走到他面前。
許昭小聲提醒了一下陷入沉思的皇上趙譽。
而後天子趙譽便在群臣的見證之下,在她的見證之下,親自為溫雨霏戴上象徵皇後身份的扳指,而後將鳳印親自交到她手中。
溫雨霏受禮,一旁的許昭公公便開始宣讀冊封詔書。
溫雨霏被正式冊封為皇後。
詔書宣讀完,殿內外頓時樂聲齊鳴,鼓樂喧天,彩帶飛舞。
然而場內的群臣卻沒有多少個是真心感到開心的。
李雍不爽,他的一眾黨羽自然也不能表現得開心。
左洵之這邊亦是同理。
而作為皇後的父親溫顯祖溫禦史,他對這個冊封大典似乎沒有特別情緒,反而是一副平靜的模樣。
趙譽挽過溫雨霏的手,陪著她緩緩步入後宮。
百官則是朝著皇上與皇後離去的背影朝拜,身旁的鼓樂齊鳴得更大聲了。
趙竟看著皇上與皇後離去的背影眯了眯眼。
今日李雍難得這麼平靜沒有搞出事來,莫非是有什麼後招?
這一次趙竟想錯了,也懷疑錯了。
一直到冊封大典結束,李雍都沒有動手,也似乎沒有動手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