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潘明海說完又不動聲色打量了一眼宋奕之,臉上擠出一絲微笑,道,「下官冒昧,不知可否看一下大人的令牌以示確認。」
宋奕之深深地看了一眼潘明海,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道,「可以。」
潘明海接過令牌,仔細摩挲了幾下,似是在認真確認令牌的真實性。
宋奕之對潘明海此舉頗有不解,但卻並未說些什麼。
好一會兒,潘明海才將令牌遞還給宋奕之,而後側身伸手做一個請的手勢,「大人請進城!」
宋奕之微微頷首,而後向後一揮手,喝了一聲,「前進!」
賑災隊伍整齊而有序地進入了潮州縣。
潘明海看著賑災隊伍身後的那些輜重,心下猛然鬆了一口氣,大夥們終於是有救了!
與此同時,走在前方的馬車簾子被人悄然放下。
馬車內,左雲卿沉思出聲,「這縣城縣令與郡中郡守,差的似乎不是一星半點。」
「如何見得?」
「穿著、氣質、神態。」
「為夫竟然不知,我娘子竟然還會識人?」趙竟挑了挑眉。
「切,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左雲卿笑了笑,不以為意。
趙竟深情地看了一眼她面上傲嬌的神色,寵溺地笑了笑。
潘明海一路跟著賑災隊伍回到落腳之地,親自確認那些士兵將輜重一個個有條不紊地安置在地之後,才放下心來,轉頭去了攝政王歇腳的房間。
與此同時,房間內,攝政王趙竟正在左雲卿的幫助下更衣。
昨夜沒換衣裳,今天下午又趕了半天路,趙竟身上衣裳早已汗濕,隱隱透出一股子汗臭味。
換了一身新衣裳之後,趙竟周身清爽不少。
咚咚咚——
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左雲卿正好將趙竟的衣裳搭在一側,便聽見門外響起竹清的聲音,「殿下,王妃娘娘,潮州縣令求見。」
趙竟看了一眼左雲卿,正好對上她那疑惑的眼神,便扭頭對門外道,「進。」
吱呀一聲,竹清推開門,將縣令潘明海引了進來之後,便躬身退下了。
「下官潘明海,見過攝政王殿下,見過攝政王妃娘娘!」潘明海一進門便躬身行禮。
「免禮,起身吧。」
趙竟與左雲卿異口同聲道。
左雲卿看向潘明海,隻見他一身青衣洗得發白,腳上的黑布鞋上似是沾了不少泥土而又被擦乾,留下一些泥土印漬。
此時正值未時一刻,陽光斜斜地打進來,照在他滿頭黑白交加的髮絲上,反襯出淡淡的光芒。
陰影下,他的面容略顯疲態,雙目卻依舊矍鑠。
單看他整體,左右看著不過是一個約莫四十歲的年紀,但若是細看他的面容毛髮,卻給人一種五十多歲的感覺。
噗通一聲,潮州縣令潘明海忽而撩起裙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跪在趙竟與左雲卿面前。
「你這是何意?」左雲卿慌忙問道。
若非受制於身份,她定然要起身挪開位置,因為她不想被年紀大的人跪拜......
趙竟則是不為所動,隻是靜靜地看著潘明海。
潘明海低著頭,語氣近乎哀求,「下官懇請攝政王殿下與攝政王妃娘娘一定要救一救我們潮州的老百姓!」
左雲卿側頭看了一眼趙竟,見他沒有動作,便說,「本宮與殿下南下義安郡,來到潮州縣,為的就是救濟受災禍的黎民百姓。
「潘縣令起身吧。」
潘明海卻還是跪著不動。
左雲卿有些不耐,古時候的跪拜禮實屬讓她很不習慣。
「潘縣令此舉.....這若是讓旁人瞧見了,還以為本宮與殿下一來到這地方就對你這個地方百姓官行官威作福呢!」
潘明海連連搖頭,「下官不敢!」
「既然是不敢,那便起身說話吧。」
一旁不怎麼出聲的趙竟淡淡地道了一句。
潘明海見到兩位都發了聲,這才恭敬地、顫顫巍巍站起身來。
「說吧,來找本王與攝政王妃是為何事?」趙竟淡淡地看向潘明海。
左雲卿看了一眼趙竟,心底裡劃過一絲奇異的感覺。
其實潘明海不見得是要找她,反倒是找他才是,他卻這般問他.....
潘明海一起身便慌忙道,「殿下,王妃娘娘,下官也是不得已才下跪的,萬萬沒有要抹黑二位大人的意思。」
趙竟擺擺手,「行了,說正事。」
潘明海猶豫了半晌,終於是還是長嘆一口氣,緩緩說道,「不瞞殿下與王妃娘娘,我們潮州縣人丁興旺,百姓眾多,此次洪澇,無論是於人還是事物上都損害不少。
「這些日子救濟他們已經將近耗光糧倉的米糧,現在為維持黎民百姓們的正常衣食,下官不得不向義安郡舉債借糧。
「但義安郡守那邊說自己糧倉也無剩多少,無法再借給下官,下官不得已,便隻得向郡守舉債高價購入郡中米商的米糧。
「下官自己及潮州縣的賬簿上已經沒有多餘的銀兩,再多購入米糧已無可能。
「下官聽聞二位大人前來賑災,特意前來請求二位大人可以給我們潮州縣撥付米糧,好讓潮州的黎民百姓度過這一個難關。」
潘明海將頭壓得很低,身子也躬得很低,盡顯尊敬之意。
「本王與王妃奉皇命前來賑災,定然不會坐視不管。」趙竟淡聲道。
「既是如此,那下官便放心了。」潘明海似是鬆了一口氣。
「本王聽你話裡話外的意思,似乎是不相信本王是真的來賑災的?」
趙竟審視的眼神落在潘明海身上。
「下官不敢!下官自然是相信的。隻是.....」潘明海拭了一把汗,結巴著沒說出來。
「隻是什麼?潘縣令若是心中有什麼揣測,大可以說一說。」
趙竟追問道。
潘明海眸中神色變幻幾分,終於還是微笑道,「下官早早便收到消息,說是攝政王殿下要來賑災,於是便早早候在城門處,但見賑災隊伍的輜重並不是非常多,於是心裡便犯了怵,生出擔憂罷了。」
趙竟一眼便看出他沒說實話,似乎是在顧忌著些什麼。
不過,趙竟並未追究,所有事情最終都會水落石出。
「本王帶領的賑災隊伍走陸路,攜帶不了太多的輜重,大部分米糧走的是水路,算算日子,這些天也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