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有銀成親
而這時,王思聰上前伸出一隻手,輕輕按在霸王肩上。霸王瞬間動彈不得,
「父皇,你要相信兒臣,兒臣說的才是真話呀!」
皇帝臉色漆黑,聲音低沉的說道,「拖下去,先打50棍,在閉門思過半年。」
「臣女,謝皇上主持公道。」趙9月拜謝道。
等霸王被兩名侍衛拖走之後,皇帝才看向趙9月,安慰道,「平安,快起來,是朕管教不嚴,才讓這逆子冒犯了你。」
「朕做主,多撥給你10萬兩銀子,就當是朕的歉意了。」
「皇上不必如此。」
趙9月抹了抹眼睛,可這會兒,眼淚根本止不住。
主要是剛剛的辣椒粉,用的是魔鬼辣,普通的辣椒粉,現在對她的眼睛已經造不成威脅了。
「皇上能為臣女做主,沒有偏頗霸王,臣女已經感激不盡。」
「好了,朕既然說出口了,自然沒有收回的道理。」
「你先在宮殿裡面休息一會兒,平復一下心情再走吧。」
皇帝很貼心,不僅讓趙9月在宮殿裡休息一會兒,還讓丫鬟給趙9月打來了水,讓趙9月洗臉。
趙9月洗完臉之後,眼睛總算好受一些了。
與皇上告辭之後,直接來到戰王府。
這還是趙9月第一次來到戰王府,望著眼前恢宏的建築,有種又回到了皇宮的感覺。
「兩位守衛大哥,麻煩通報一下陳伯,就說平安郡主有事找他。」
原以為會等著通報,沒想到守衛一聽說是平安郡主,頓時滿臉笑容,「屬下見過郡主。」
兩名守衛先是行了一禮,然後就非常恭敬的把趙9月請了進去,而另外一名守衛,也飛快的跑去稟報了。
趙9月剛進入正廳,陳伯就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見過郡主。」
「陳伯,客氣了。」
「沒想到,真的是郡主親自駕臨王府,要是王爺在的話,肯定會非常高興的。」
「哦,這話從何說起?」趙9月笑著問道。
「王爺早就吩咐過,要是郡主大人來到王府的話,要像對待王爺本人一樣尊敬。」陳伯解釋道。
「怪不得,守衛都沒有詢問一番,就把我帶進來了。」趙9月瞭然。
隨即笑著說道,「陳伯,我今天過來是有事情與你相商。」
「郡主,請說。」
趙9月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稍微有些尷尬的說道,「我今天過來,主要是銀子周轉不開……」
「郡主,還差多少銀子?」
沒等趙9月說完,陳伯就說道,「王爺早就交代過,隻要是郡主的事情,王府要竭盡全力相助。」
「所以,郡主直接說,差多少銀子吧!」
趙9月呆了呆,隨即,有些忐忑的說道,「那個,我還差50萬兩銀子。」
陳伯一驚,然而,片刻就恢復了正常,笑著說道,「沒問題。」
「郡主,什麼時候需要?」
趙9月一呆,隨即驚訝的問道,「陳伯,你都不問一下,我拿銀子幹什麼用嗎?」
「這可是50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你就不怕……」
「呵呵,隻要是郡主需要的,戰王府,就會竭盡全力辦到,這也是王爺,早就交代過的事情。」
趙9月心中一暖,隨即,就把娛樂城的事情緩緩道來。
陳伯越聽眼睛越亮,「郡主,50萬兩銀子,明日就可交到您的手中。」
「至於郡主怎麼使用,還有合作的事情,隻有等王爺回來之後再說了。」
趙九月一愣,「陳伯,你的意思是銀子先給我用?」
陳伯點頭,「不錯,郡主儘管用銀子,若是不夠的話,王府還可以拿出更多。」
「至於股份的事情,屬下可做不了主,所以,隻能等王爺回來之後再說了。」
「這,你都能把銀子給我,為何就不能做主呢?」趙9月不解的問道。
陳伯笑了笑,隨即說道,「呵呵,隻要王府還有錢,郡主就能無限支取。」
「這是王爺給您的許可權,換了人,即便是皇上,屬下也沒有權利把銀子拿出來。」
趙9月再次一呆,心中頓時被什麼填的滿滿的。
離開王府之後,趙9月心中都還在想著戰王。
原本沒有太大的感覺,而此刻,像是受到了某種觸動,覺得有些想念。
心裏面不停地想著這傢夥的音容笑貌,第一次相見時的冷峻。
第一次比武之後,態度的轉變。
第一次開業,戰王前來恭賀的情景。
第一次吃火鍋,被辣到的表情。
第一次進宮,這傢夥的默默守護。
第一次被這傢夥抱住的時候,那種觸電般的感覺,以及,把自己扔出去的尷尬表情。
第一次帶著這傢夥飛天……
「也不知道大軍,到了什麼地方?」
出征已經1月有餘,以戰王的行軍速度,恐怕已經走了過半路程了吧?
還有大郎和大憨,這一路上,也不知道是否習慣。
一想起還不到九歲的大郎,趙9月也就難免多了一絲擔憂。
雖然因為靈泉水的改造,大郎的身高看起來像是十一二歲,武功更是達到一流水平,但他畢竟還不到九歲啊!
哪怕大郎的智商,已經超越了尋常的成年人,可趙9月還是忍不住擔心。
接下來的日子,趙9月幾乎每日都在畫圖,然後再與工部的人對接。
而城西的那片小樹林,此刻已經沒有了一棵樹木。
原來的位置已經多了數千工人,整片小樹林都成了一個大工地。
沿著三岔河,修建的全是娛樂設施。
運用水車的原理,再通過大小齒輪的帶動,許多娛樂項目都能夠運用。
而有了工部主導建設,那些鐵器,也不再是難題,當然,銀子也像流水一般花了出去。
而其餘的地方,一間間房屋的地基已經打好,修建進度更是迅速。
一轉眼時間就到了12月,這一日,是有銀迎娶喬婉清的日子。
趙九月一大早,就帶著阿爹阿娘一起來到了楊大柱新買的院子。
至於二郎他們,比趙9月他們還早就過來了,說是要一起去迎親。
這是一座不大的一進小院,也就是一個四合院,位置也很偏僻,在城西的角落。
雖然院子不大,但卻打掃的很是乾淨。
而此時,院子的中間,已經擺了十多張桌子,一會兒的酒席也是在家裡辦的。
「大嫂,恭喜恭喜。」
「哈哈,同喜同喜。」楊大嫂開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