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牙齒要留著吃飯
王清兒走到前山的拐彎處時,她不經意間轉身回望了一下,看到婆母正領著一群嬸子朝著家中走去。
有些嬸子身背竹簍,手上還提著籃子,簍子和籃子裡裝滿了各種山貨,想必是她們剛剛從山裡採摘回來的。
這些嬸子應該是王翠英請來幫忙剝竹筍的。
「哇,這麼多竹筍,翠英,你們是從哪裡找到這麼多竹筍的?」一個婦人前腳踏進沐家院子,看到那堆積如山的野竹筍,就驚訝地問道。
王翠英笑著回答道:「這些竹筍都沐宵他們弄回來的,我還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座山裡找到的。」
「哈哈,也就隻有沐宵他們這些年輕又有功夫的人才敢往深山裡跑,我們家的那些男人啊,頂多也就是在後山裡轉轉,可不敢像他們那樣往深山裡去呢。」另一個婦人笑著說道。
「可不是嘛!那深山裡野獸可多了,我們這些人家的男人又沒有什麼功夫在身,哪敢進去啊!」又一個婦人附和道。
「好啦,都別閑聊了,大家動作快些,趕緊動手剝竹筍,今天得把這一堆都剝完才行,不然放到明天,這些竹筍可就又要變老啦!」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婦人,跟周氏打過招呼後,早就坐在一邊熟練地剝著竹筍,她一邊大聲催促著後面的人。
剝好一根竹筍後她擡起頭來,目光掃過人群,發現還有幾個人站在那裡閑聊,完全沒有要動手剝竹筍的意思。
於是,她不禁提高了聲音,再次喊道:「王四家的,舒家的,你們別磨蹭啦,快過來剝竹筍。」
聽到催促聲,那幾個聊天的婦人這才不緊不慢地走過來,嘴裡還嘟囔著:「急啥呀,不就幾根竹筍嘛……」
這幾個平日裡幹活最磨蹭,要不是人手不夠王翠英根本不想喊她們。
那些婦人將自己帶來的山貨都放在平日裡稱秤的地方,很快就有人過來給她稱重,稱一個人付一個人的銀子,根本不耽誤她們剝竹筍。
王清兒主僕三人來到前山的桃林。
由於之前已經摘過桃花,所以現在桃樹下能夠得著的地方,確實都隻剩下稀稀拉拉的幾個桃子掛在枝頭。
不過,好在桃樹的頂部還結滿了密密麻麻的黃桃,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歡喜。
王清兒觀察了幾棵桃樹上的桃子,樹上的黃桃都成熟了。
心裡想著還真是缺人手,這幾天必須全部把桃子摘完,並且做成罐頭才行。
這些桃子可放不了多久,還真是所有的事情都趕到一塊。
做黃桃罐頭也需要大量人工來削皮、去核。
還要剝竹筍,翻田、除草……
哎!看來這段時間有些忙了。
幸好她早就知道前山的黃桃可以用來做黃桃罐頭,所以早就準備了一千多個瓷罐,否則真得手忙腳亂的。
眼前這麼多桃子肯定不止做一千多瓶罐頭,那剩下的桃子就做成蜜餞或者果乾。
幾個手腳麻利的丫頭都踩著梯子爬上樹梢摘桃子,她就和阿奶聊了那麼一會天,這些丫頭就把帶來的背簍裝滿了。
「哇塞,這桃子個頭可真大啊!」其中一個丫鬟拿著一個碩大的黃桃驚嘆道。
「是啊,隻可惜味道太酸了,不然我肯定要大吃特吃,吃到飽為止。」另一個丫鬟惋惜地說。
「哈哈,那你現在也可以吃個飽啊,隻要你不怕酸就行啦!」另一個丫鬟開玩笑地說。
「那可不行,我的牙齒還要留著吃飯呢,府裡那麼多好吃的,我還沒吃夠呢!」被打趣的丫鬟連忙擺手。
「哈哈哈……」眾人一陣鬨笑。
「好啦好啦,簍子都裝滿啦,我們先背一趟回去吧。」有人提議道。
於是,丫鬟們紛紛背起裝滿桃子的簍子,一邊走一邊繼續開心地聊天。
「你們回去多挑些筐子過來,等會兒晚些時候用牛車來運桃子。」萍兒站在一旁,對著她們囑咐道。
「好的萍兒姐,我們知道啦!」丫鬟們齊聲回答,然後背著桃子緩緩下山,朝著家中走去。
主僕三人將自己帶來的背簍都裝滿後也由著兩個丫鬟背著朝家裡走。
哎!現在自己這肚子還真是有點礙事,否則她也是摘桃子的主力軍,她喜歡幹這些活,現在看來隻能回家幫著削桃子皮了。
在沐家院子裡剝竹筍的嬸子們看到幾個丫鬟都背著簍子進來,上面用桃樹葉子蓋著,也看不出裡面裝的是什麼。
「周嬸子,你們家丫鬟這又是摘了啥好東西回來呀?」一個嬸子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滿臉堆笑地問道。
周氏繼續剝著竹筍,不緊不慢地回答:「哦,就是前山的那些桃子。」
那嬸子一聽,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追問道:「前山的桃子?那可都是酸得很呢,摘那麼多回來有啥用啊?」
周氏見狀,也不隱瞞,坦然地說:「我孫媳婦有法子讓那些桃子不酸,她說要拿去賣錢,畢竟家裡現在這麼多人要吃飯,得想辦法多賺點錢才行。」
周氏有點不喜這個話多的婦人,院子裡剝竹筍的這麼多人都看到了,別人都不問,就隻有她一人在這裡問個不停。
她也不是擔心人家打聽去了做罐頭的法子,即使是知道了法子,就要用的冰糖那麼貴不說,鎮上還沒有賣的,還要去縣城裡才買得到。
「周嬸子,我娘家那邊的山裡,也有一片和咱們前山一樣的那種酸不拉幾的桃子。」
婦人滿臉笑容地對周氏說道,「不知道您家收不收這種桃子?要是收的話,我就回娘家讓我那幾個哥哥幫忙摘了給送過來。」
周氏停下手中的活計,擡起頭來看著婦人,微笑著回答道:「哎呀,羅三家的,我也不太清楚我們家收不收這種桃子。這樣吧,等我孫媳婦回來後,我問問她。」
羅三家的連忙點頭,感激地說:「好嘞,周嬸子,那就麻煩您啦!您一定要幫我問問。」
人多就是力量大,沒過多久,原本堆積如小山的竹筍迅速減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