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狼肉的滋味
「快,快,趕緊把那些野狼的屍體統統擡到旁邊那個稍小一些的山洞裡頭去。今天太晚,等明天天亮了咱們再來好好收拾它們,這狼肉燒好了也是美味佳肴。」
伍連德揮舞著手指示意眾人行動起來,一邊高聲地指揮著。
這些人都沒有吃過狼肉,並不知道是什麼滋味,聽伍連德如此說,心裡都挺期待狼肉到底是何滋味。
沒過多久,在大家齊心協力之下,所有的野狼屍體都被順利地搬運回來,並妥善地安放在了指定的小山洞裡面。
沐楠又將所有人都召集到一塊兒,開始商討今晚安排人員守夜的重要事宜。
畢竟這裡已經出現了野獸,夜晚絕對不可能放任大家都呼呼大睡而不做任何防備,必須得有人堅守值夜才行。
「東家,就讓我們兄弟先來守上半夜吧!您放心,保證不會出什麼岔子!」
冷石一聽是要安排值守的人,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地請求承擔起值夜的任務。
「東家,那我來守後半夜。」緊接著,又有一人開口說道。此人正是商從簡送過來的其中一員,名叫吳昊。
「東家,還有我,我也願意守後半夜。」另一個聲音又響起,他就也是和吳昊一同而來的叫林強。
沐楠略微思考了一番之後,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對這個提議非常贊同:
「嗯,這樣也好!那麼其餘人都抓緊時間去休息吧,天色已晚。」
這四個人都是商從簡這次留在沐家的,剛剛沐楠也看到了冷家兄弟的功夫。
毫無疑問,他們的功夫必定遠遠超過家中的那些小廝們。
因此,讓他們負責夜間的值勤工作,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沐楠自己也躺到那張今晚才做好的木床之上,然而任憑他如何輾轉反側,卻始終難以入眠。
他的腦海之中不斷地盤旋著一個念頭——既然此處已經出現了狼群的蹤跡,那麼很有可能還會有其他體型龐大的猛獸出沒於此。
這裡藏糧食十分合適,山裡確是找不到沒有比這裡更為合適的地方藏糧食了。
可如今有野獸出沒,眾人這樣居住在這簡陋的山洞之內,安全性著實令人擔憂。
必須得儘快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才可以。
就在這漫長的夜晚悄然流逝之際,山洞中的人們總算是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度過了一夜。
此時此刻,遠在沐家清園那邊,王清兒於夜半時分竟然再度發起了高燒。
不過好在喝下退燒藥後,她的體溫也逐漸降了下來,病情總算得到了暫時的緩解。
吳梓軒歷經一路奔波,抵達縣後,他便馬不停蹄地直奔和盛堂而去,滿心期待醫術高明的吳大夫能在這裡。
可惜事與願違,當他向掌櫃詢問起吳大夫的下落時,對方卻告訴他說,這位吳大夫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未曾在和盛堂坐診了,至於他現今究竟身處何方,掌櫃也是一無所知。
聽到這個消息後的吳梓軒,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失落感。
吳梓軒隻得來到沐家位於縣城的院子裡找到大哥吳梓浩。
此時,吳梓浩正在府內忙碌地將各種物品整理歸置好,準備運回村裡。
府裡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十幾輛馬車停在院子裡,排隊準備裝糧食。
恰好吳梓軒此時過來,他便可以安排弟弟先押送一批糧食返回村子裡去。
數日之後,王清兒的身體狀況逐漸有了些許好轉。
儘管病情有所緩解,不再反覆發燒,但她依舊不停地咳嗽著,整個人也因為這場病痛消瘦了整整一圈。
伍老太和伍蓮花望著她憔悴的面容,心中滿是疼惜。
周氏和王翠英同樣心急如焚,她們每天都會叮囑家中的廚娘想方設法變換菜肴的花樣來專為王清兒烹制各種美食。
可惜的是,由於王清兒需要每日服用那黑乎乎、苦澀難咽的湯藥,而且還被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隻能以清淡的飲食為主。
如此一來,面對這些寡淡無味的飯菜,她實在提不起絲毫的食慾。
這幾日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村口那些難民們的情況還算穩定,並未發生任何騷亂或異常舉動。
後面幾日吳梓浩終於也帶著縣城裡的全部家當,回到了山嶴村沐家大院。
婧儀也跟隨著他一起回到了村莊,如今的婧儀已然懷有三四個月的身孕,腹部開始微微隆起,散發出一種即將為人母的溫柔氣息。
一同歸來的還有沐家位於縣城院子以及農莊中的僕人和小廝們。
他們浩浩蕩蕩的一群人,男女老少加起來足有一百餘人之多。
沐宵遠遠望見吳梓浩帶領著如此龐大的隊伍返回,心中不禁一喜。
家裡一下子增添了這麼多的人手,無疑會成為極大的助力。
於是,他立刻著手實施大哥此前交予他的任務——開始大規模地運輸糧食進入山中,力求在年前將絕大部分的糧食都妥善地藏匿進深山之中。
此次吳梓浩運回的糧食也有十幾萬斤,而這全賴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不辭辛勞地在縣城中零零散散地採購、積攢起來,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糧食。
吳梓浩待在縣城之中,打聽到的情況要比這閉塞的山村多上許多。
實際上縣城如今的情況也不太好,隻是礙於穆祉丞調撥的幾萬人馬,縣城周邊的流民不敢輕舉妄動。
雖然穆祉丞也在流民裡徵兵,但是有許多人一聽要去打仗便退縮了,寧願在外四處逃竄也不願去戰場送死。
如今外面的局勢愈發嚴峻,流民如潮水般四處流竄。
他們瘋狂地侵佔了周邊眾多的村落,緻使原來居住在那裡的村民被迫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許多無辜的生命就這樣在飢餓與嚴寒的折磨下悄然消逝。
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孩子們,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骨骼凸顯,模樣甚是凄慘可憐,讓人看了不由得心生憐憫之情。
甚至還有一些人,當聽聞嶴山村願意收留難民之後,便紛紛拖家帶口地趕來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