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王翠英委屈
劉氏心中雖有幾分不願意去招惹王家那老太太,這些年兩家因王清兒的事起了隔閡。
伍家人都不待見這王老婆子。
但劉氏想著是婆母吩咐的事情,她總得看過究竟後才好回院子裡跟婆母回話。
於是劉氏隻得硬著頭皮朝著王老太她們緩緩地走了過去。
她微微囁嚅了一下嘴唇,臉上迅速換上了一副僵硬的笑容,然後開口喊道:
「伯母,到底是誰這麼大膽子,竟然敢惹您生氣?」
王老太原本正一臉怒容地訓斥著眼前的瑩兒,這死丫頭片子還敢躲著不讓她打。
王老太聽到聲音後才停止謾罵轉過頭來,當她看清來人是劉氏時,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語氣不善地說道:
「喲呵,原來是清兒的大舅母啊!你來的可真是時候呢。你看看,清兒身邊的這個不知死活的臭丫頭,竟然對我無禮,我正在好好教訓教訓這個賤胚子。」
還沒等劉氏回應,一旁的瑩兒急忙辯解道:
「舅老夫人,事情不是這樣的。我們家少夫人突然發起了高燒,一直昏迷不醒,怎麼叫都沒有反應。我實在是著急得不行,才會想要去前院安排人去請劉大夫。」
劉氏一聽這話,頓時慌了神,滿臉焦急之色地問道:
「什麼?你剛才說清兒發高燒了?而且還昏迷不醒?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瑩兒也是心急如焚地點點頭,帶著哭腔說道:「是啊,舅老夫人,所以我才想著趕緊去前院稟報。」
「那你還愣著幹什麼呀!快點去找大夫啊!」劉氏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推了一把瑩兒,催促她趕快行動起來。
瑩兒得到指示後,再也顧不上自己所受的委屈,轉身便撒腿向前院飛奔而去。
隻留下劉氏和王老太站在原地,面面相覷,神色各異。
劉氏面無表情地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王老太,心中暗自思忖道:
「這老婆子整日裡儘是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實在令人厭煩。」
於是,她連一個字都懶得跟王老太多說,提起裙擺便徑直從其身旁走過,快步踏入了清園之中。
一進入清園,劉氏心急如焚,根本顧不得其他許多,腳步匆匆地直奔王清兒的房間而去。
來到房門前,她甚至來不及敲門,直接一把推開房門進去。
屋內的萍兒正手拿著一條熱氣騰騰的毛巾,小心翼翼地為王清兒擦拭著臉和手臂。
見到劉氏突然闖入,萍兒先是微微一驚,但很快便反應過來,連忙起身行禮道:「舅老夫人,您來了。」
劉氏急切地問道:「萍兒姑娘,你們少夫人現在情況如何?」
不等萍兒回答,她又緊接著追問道:「怎麼會突然發燒?」
萍兒一邊繼續用熱毛巾幫王清兒擦洗著身體,一邊輕聲回答道:
「舅老夫人,少夫人昨日就感覺有些頭暈不適,可她生怕讓大少爺擔心,所以一直強忍著沒有說出來。誰知道現在病情加重了,不僅發起了高燒,整個人也是昏昏沉沉的。」
劉氏聽後,不禁心疼地嗔怪道:「這傻孩子,病了就該早點說出來嘛,這樣硬撐著怎麼能行呢?」
說著,她走上前去,伸出右手輕輕撫摸了一下王清兒那滾燙的額頭。
隻這一碰,劉氏不由得驚呼出聲:「呀?怎麼會如此的燙!這可如何是好啊?」
劉氏心裡越發的著急,這發高燒不是小事,現在外甥女婿又不進山了,這該如何是好?
一路小跑著趕往前院的瑩兒,在經過長廊的時候恰好與迎面而來的沐宵撞了個正著。
瑩兒一見沐宵,猶如看到了救星一般,急忙說道:「二少爺,不好啦!我們少夫人發高燒了!」
沐宵聞言也是臉色大變,忙說道:「我這就去請劉大夫。」
沐宵說完轉身便朝著大門外飛奔而去。
他迅速解開門口大樹下拴著的那匹馬的韁繩,身手敏捷地翻身上馬,然後用力一揮馬鞭,胯下的白馬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疾馳,向著村子裡的方向狂奔而去。
馬蹄揚起陣陣塵土,眨眼間便消失在了道路的盡頭……
瑩兒這才又心急如焚地朝著正廳飛奔而去,她還要將少夫人生病的事告訴周氏她們。
她的腳步匆忙而慌亂,彷彿身後有惡鬼追趕一般。
此時的廳內氣氛也是異常凝重,周氏坐在椅子上,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王翠英的母親劉氏此刻也是一臉怒容,她狠狠地瞪了女兒幾眼後,開始訓斥起來:
「翠英,那王老太就算再不討喜,但她畢竟是你的長輩,她說話難聽,你聽著就是。再說了,婉兒的婆母可從來都沒說過兒媳半句不好,每天還盡心儘力地照顧她。你倒好,竟然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說自己的兒媳懶惰、不會生孩子,你這話若是讓你那親家聽到了會作何感想……」
劉氏一邊數落著女兒,一邊連連搖頭嘆氣。
劉氏心裡也是清楚得很,沐家之所以能夠擺脫困境,重新煥發生機,並發展到如今這番繁榮昌盛的模樣,全靠這位嫁進來還未滿一年的外孫媳婦。
若不是她持家有道、賢惠能幹,沐家恐怕任然一蹶不振。
然而,自己的女兒卻如此不知輕重,說出那些難聽的話來。
萬一被外孫媳婦聽去了,婆媳之間必然會產生嫌隙,到時候家裡可就要不得安寧了。
想到這裡,劉氏不禁感到一陣頭疼。
好端端的婆媳關係,怎地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那王老婆子三言兩語給挑撥離間了呢?
「娘,女兒知道了,以後定不會再說這些話了。」
王翠英此刻心中滿是委屈,她也是被氣得腦袋發暈才說出那般話來。
她如同秋日裡被寒霜打過的花朵一般,黯然神傷地坐在椅子上,默默地垂下了淚水。
就在這時,隻見一道嬌小的身影風風火火地衝進了正廳。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瑩兒。然而,當她踏入正廳的那一刻,瞬間便察覺到屋內的氛圍似乎有些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