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進村(一)
看著外甥女這般可愛的模樣,伍連城無奈地搖了搖頭,寵溺地伸出手輕輕摸了摸王清兒的秀髮笑道:
「真是拿你這小丫頭沒辦法,如今都是成了親的姑娘了怎的還如此調皮。」
「二舅舅,不管我成沒成親,我都是你最寵愛的外甥女啊!」王清兒挽著伍連城的胳膊撒著嬌。
「是是是,永遠都是舅舅們的小乖乖。」伍連城任由王清兒挽著,寵溺的附和著她。
然而,正沉浸在與家人團聚喜悅中的王清兒,卻一點都沒有留意到身旁的相公。
他正一臉醋意的注視著媳婦,心裡也是五味雜陳的。
王清兒自己也覺得這種感覺很奇特,為何面對這些從未謀面的陌生人,她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她明明隻佔用了原主的軀體,靈魂明明是現代的那個王清兒,可見到伍家人的感覺就像是真的親人這般。
想來想去也不得其解,或許是因為原主與他們之間存在著割捨不斷的皿緣關係以及心裡對她外祖母一家的執念。
沐宵滿臉笑容地將村長悄悄拉到一旁,壓低聲音詢問道:
「村長,這次來的人確實有點兒多,大概有四五百豪,都是我嫂子外祖母家的親戚,您看看能不能行個方便,讓她們都去我家?」
人群熙熙攘攘的,粗略一看差不多有四五百人。
村長聽後不禁皺起眉頭,面露擔憂之色:
「我說沐宵,你可得想清楚嘍!這麼多人全部帶去家裡,你家裡能住得下嗎?」
村長心裡直犯嘀咕,暗自思忖著要不要借幾個院子給他家應應急。
沐宵說道:「村長,您放心,我家房子還算寬敞,擠一擠應該沒問題的。住不下也可以臨時搭些帳篷啥的。」
村長還沒有去過沐家的新院子,還是不太相信家裡能住這麼多人,搖著頭說道:
「就算你家再大,也不可能容得下這麼多人吧?」
這段時間以來,有許多村民的親戚因受災來到村子裡投奔,也有幾戶已經從村長那裡買走了幾個小院子和一些田地,決定在村裡安家。
如今村裡剩下的空院子雖說還有十幾處,其中好幾處面積比較大的早就被沐家給買下了。
其他那些沒被挑中的院子,無非就是面積稍微小了一點罷了。
若是借給沐家幾處也是可以的。
沐宵以為村長是擔心這麼多人進村,會給村裡惹亂子添麻煩,便一臉誠懇地說道:
「先讓他們回去吃頓飽飯,好好休息一下,安置事情可以晚些再慢慢商議。我二姑和小姑她們的院子目前不都還閑置著在。還有我大哥前幾日才給我外祖父一家買的兩個院子也閑置著,都可以安排他們住的。村長,您儘管放寬心好了,我們絕對不會給村子裡惹出什麼亂子添麻煩的。」
就在前幾天,沐楠又在村裡購置了兩處相鄰的院子,是打算送給王翠英娘家人的。
由於這兩個院子相對較小,所以他才特意選了地基連在一起的兩個院子,這樣日後也好方便王家根據自身喜好重新修砌一番。
隻不過這件事還未跟王家人說,如果等洪水消退後,王家人決定返回原先居住的村莊,那這兩處院子就留在沐楠手裡。
反正價格也不貴,就幾十兩銀子,對於現在的沐家來說完全不算什麼。
一下子安排這麼多人確實不是一件輕鬆的小事兒。
既然這些人都是從老遠的地方趕來投靠,如果就讓他們和那些普通的難民擠在一起居住生活,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至少先讓他們吃上一頓飽飯。
村長見沐宵誤會他的意思,趕忙開口解釋起來:
「哎呀,沐宵,你誤解我的意思,其實,我是想著把村裡的幾處空院子借給你們家用用。這樣一來,才夠妥善安置下這麼多人。」
沐宵聽到後,忙感謝村長:
「村長,謝謝你的好意,晚些時候要是真遇上啥困難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肯定會第一時間過來找你的。哦對了,我們的馬車上這會兒還有兩人受傷了,得趕緊醫治,所以得趕緊回家,請劉大夫給好好診治診治才行吶。」
「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遲,趕快回去,我馬上派人去幫你們把劉大夫請到家裡去。」
村長一聽居然還有人受傷,心裡也是跟著一緊,連忙讓沐宵帶著人回去。
同時村長朝著旁邊的人交待了幾句,讓他速速前往村裡的劉大夫家中:
「快去告訴劉大夫,就說沐家那邊有人受了傷,急需他過去救治!動作可要麻利點兒啊!」
村長一邊催促著,一邊揮手示意那人快些出發。
此時,村口負責值守登記的人員也大緻查看了一下這批人的戶籍信息。
經過一番仔細核對後發現,此次前來投奔的一共有二十三家人,總計人數有四百零七人。
王清兒聽到居然來了如此多的人時,心中暗自驚訝不已,忍不住輕聲咂舌道:「天哪,這些人家可真稱得上是人丁興旺吶!」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人口眾多的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古代,通常是父母在不會分家,所有家庭成員都登記在同一個戶籍之上,就這樣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地生活在一起。
在王清兒她們的引領之下,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緩步走進村子。
這些人路過打穀場時,瞥見打穀場上那烏泱泱的人群,不禁發出聲聲驚嘆,相互竊竊私語起來。
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發出了這樣一聲感慨:
「瞧瞧這陣仗,這個小村子裡可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吶!竟然能夠收留這麼多外鄉人。」
緊接另外一人也附和著:「是啊,誰說不是呢?這世上終究還是好心人占多數啊,咱們能碰上這樣的好事,往後也就不必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啦。」
一個年輕的漢子想起路上遇到的那些人,不禁感到唏噓不已,說道:
「還好我們跟著連德大哥一起逃來了這裡。否則肯定也會像路上遇到的那些人那般流離失所,無處安置。」
又一個年長一點的漢子忙附和:「哎!誰說不是呢!回頭定要好好感謝連德他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