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可有人證?
懷王壽宴上的事情,在有心人的傳播下,很快就整個京城人盡皆知了。
很多人都在往城隍廟這邊來。
有些是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
有些則是想一睹聖顏的。
還有一些則是純粹湊熱鬧的。
反正,不管什麼心思的,都在往城隍廟這邊趕來。
全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現場守衛的士兵們也不能對著他們刀兵相向,隻能儘可能的守衛在自己的崗位上。
聽說已經有人去調京兆尹的府兵和皇城裡面的禁衛軍了。
等到他們來了就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就已經十分擁擠的城隍廟,現在更加的寸步難行了。
單衡把李彥知給帶過來的時候,差點就沒有走進去。
好在他的禁衛軍同僚們適時趕到,替他們開通了一條道路。
李彥知這一路上都在想今日之事到底是因為什麼。
可惜單衡和他帶來的人全都不發一句。隻是提了他就往城隍廟這邊趕來。
等到李彥知被拎上高台,見到了沈青山和沈墨竹兩人的時候,腦袋裡面才『轟』的一下炸了。
瞬間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被抓來了!
他臉上因為被綁又趕路引起的潮紅瞬間退散開來。
一瞬間就白的嚇人。
『『回稟陛下,罪人李彥知帶到。』』單衡雙手抱拳行禮復命。
既然皇帝陛下說的是捉拿歸案,那麼這李彥知就是罪人。
承天帝揮揮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單衡見狀也十分乾脆的就退到了一邊。
承天帝已經等了很久了,不欲再繼續浪費時間,便直接開口問道,『『李彥知,你可認識你面前的這兩人?』』
李彥知想擡頭去看承天帝的臉色,可惜又不敢。
他平日裡豪橫慣了,可是他豪橫的對象都是跟他差不多的官二代們。或者是身份地位遠不如他的一些官員。可是這對上了當今陛下。
他身上的那些紈絝的不可一世的毛病瞬間就收斂了起來。
見他許久不回答,郭公公厲聲說道,『『陛下問話,你居然敢不回答?!』』
這一聲厲喝把李彥知從自己的胡思亂想中給拽了出來。
他抖著聲音說道,『『認···認識。』』
他也想否認來著,可是,他跟沈探花有往來並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根本否認不了。
『『說說,他是誰?』』承天帝伸手指著一臉死氣的沈青山問道。
『『回···回稟陛下,他···他是沈墨竹沈探花。』』李彥知的聲音越說越小。
『『那他呢?』』承天帝的手又指向了一隻筆挺著身姿站在一旁的沈墨竹。
『『回稟···陛下。此人我並不認識。隻是···隻是他與沈探花長相如此的相似,想必是沈探花的親人吧···』』
不管別人相不相信,這是李彥知短期內想到的最好的說辭了。
『『呵呵!』』承天帝的嗤笑聲傳來。
李彥知不明白承天帝的意思,隻能把頭埋的更低了。
『『沈墨竹,你來跟永昌侯世子說說,今日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彥知揣著明白裝糊塗,承天帝不想與他多費唇舌,便讓沈墨竹去說吧。
這事兒不正是他挑起的嘛!是滴,他心裡對這件事情已經有數了。
也默認了沈墨竹就是他本人的身份。
沈墨竹接到命令,便往前走了幾步,離李彥知更近了。
他居高臨下的看著李彥知問道,『『永昌侯世子,您真的不認識我了嘛?!』』
在李彥知的印象中,這個沈墨竹總是一副君子文人的做派,整個人也是十分的柔軟隨和的,像此刻一樣的疾言厲色,他還真的是第一次見。
『『我不認識你!』』李彥知依舊嘴硬,剛剛才說出的話,總不能現在就反口吧。
『『可是,我認識您啊!』』沈墨竹的聲音冰冷。然後說出了他和李彥知之間所發生的事情。事無巨細,就連他曾經給他送過那些吃食衣物都說的清清楚楚。
沈墨竹此人沒有什麼別的本事,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過目不忘。
他自己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還有經歷過的事情,隻要他想,全都能複述的明明白白。
沈墨竹的話,一字一句不止是敲打在李彥知的心裡,還落在了現場每一個人的耳朵裡。
『『我的天啊,這事兒怎麼這麼曲折離奇啊!』』
『『這還是讀書人呢,怎麼如此的狠毒,居然這麼害人!想想都可怕啊!』』
『『這種事情,皇帝陛下是要管的吧,否則以後誰還敢科舉啊,這隨隨便便就能被頂替了身份,那十年寒窗不都打水漂了嘛!』』
『『對啊,這位世子可真是太大膽了啊!那話本子裡說的,居然全都是真的!』』
『『不對,不是一樣的。那話本子後面說的是遇上了一位公主,那主人翁才能沉冤得雪的。這位公子可沒有遇到公主。』』
『『話本子嘛,總要有些杜撰的東西才能吸引人嘛!』』
『『······』』
雖然現場有皇帝陛下在,可是,這位陛下一直以來都沒有對百姓說過什麼,時間長了,老百姓對他的懼怕之心就慢慢的減少了。
而且在很多的人的心裡,皇帝陛下他可是整個大辰最大的人了。出了事情,自然是要找他這個最大的人做主的。
況且現場的人又多又雜的。皇帝陛下就算要計較,也不可能跟這麼多人一起計較,所以,有些膽子大的便開始議論起來。
果然,台下百姓的議論之聲,承天帝也是聽見了的,可是卻沒有制止。
法不責眾,現在的情況,他沒法多說什麼。
沈墨竹選在這種時候捅破這件事情,也是存了利用這些百姓口舌的意圖。事情已經這樣了,要是沒有一個合理的結果,那麼這件事情就會變成他在位時的一樁大醜聞。
這裡的百姓全都是見證者。
不過,若是今日之事能有一個完美的處置結果,那麼於他而言也許是一次不錯的逆轉口碑的事情。
這裡的百姓依然是見證者。
心中有了計較,承天帝行事就有了自己的章法。
『『你說的這些都是物證,你可有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