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接受損失,降小損失
【這個結果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損失現下的利益,但是可以換來長久的生意穩定。】
【不過其實也可以不用損失什麼的,隻要在他們來砸之前,把那些雞全給賣掉,不是也一樣可以賺一筆嗎?】
【無非就是以後再重新開始,但是重新開始之後,他們就不會再來找麻煩了。】
【這是一件好事,不過我要怎麼說服娘親他們,去把那些雞給賣掉呢?】
畢竟如果現在賣掉那些雞的話,那麼他們之前所投入的就會有所損失,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把本賺回來了。
祝瑞穎想得十分沉迷,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她不遠處打牌的四個人,個個都豎起了耳朵聽着她的心聲。
所以瑞穎真的把這件事情給解決了?
她剛才的那個意思,是之後會有人來砸她們的雞,但是過後這個生意還是可以繼續做的,而且那些人不會再跟他們作對。
這是一件好事啊!
為了以後的長久發展。損失點現下又能怎麼樣呢?
畢竟北城的那幫人已經知道他們家在做生意,過來找事,本就是不能夠避免的。
沈氏:“說起來,我總覺得那幫人之後一定還會過來的,那幫人人多勢衆的,我們不可能每次都有,若是将事情鬧得越來越大,恐怕……”
祝英卓:“沒事,不用擔心,他們再來的時候,我們把脾氣都壓着點,讓他們想幹什麼幹什麼,大不了這個生意以後不做了,随便他們。”
許氏:“可是這樣我們以後的生活該怎麼辦呢,本來剛剛才好了一些,現如今好像,又要被打回原形了。”
這個生意并不是非做不可,隻是今年的狀況是讓大家都有些憂心的。
畢竟地裡面的租金一直在持續漲價中,他們花着高價租地,虧本的種,這種坐吃山空的感覺,真的是讓人很不安。
他們家現在雖然還算富裕,但是這麼下去的話,又能富裕多久呢?
祝英博:“有一個辦法。”
三個人的目光都看向他,在祝家人的眼中,祝英博一向都是一個很有主意,很沉穩的人,所以有一些打算從他的口中說出來,最是合理。
“這件事情過後,過一段時間,我們其實還可以繼續做這個生意,隻是要低調一些,别再被他們發現。”
祝英卓:“這樣,倒也不是……”
許氏:“可以是可以,雖然冒一些險,不過我們這邊雖然是可以這樣的,但是那個老闆的會不會再繼續賣給我們東西,可就不一定了。”
祝英博:“萬事總有可能是你去溝通一下,實在不行再加點錢,我們從頭開始成本加一些也沒有關系,至少能保住這個生意。”
許氏故作沉思一番,随後點頭:“那,我之後試試吧。”
沈氏:“所以現在,我們就隻能聽天由命,等着他們過來了?”
許氏:“哎,最近可真是我們的心皿,付出了那麼多,現如今要等着别人将它們來收走,實在是……”
沈氏:“要不把它們賣了吧?”
祝英卓一拍手掌道:“對啊,把它們賣出去,我們還可以再賺一筆,能少損失一些是一些呗。”
祝英博:“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祝瑞穎目光來回在他們四個之間遊走着,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怎麼突然間,這個問題就給解決了?
【嗯,我們家人真的是很聰明。】
四個表演精湛的人繼續悶頭打牌,心裡面多多少少有一些心虛。
這件事情既然已經決定了,便立刻開始做,畢竟誰也不知道北城那些人什麼時候會來。
第二日清晨,大家就開始擺攤,他們沒有把所有的雞都給賣了,還留了十幾隻。
那些人過來的目的就是把他們的生意給斷了,如果看到家裡面一隻雞都沒有的話,就知道這些雞已經被賣出去了,那或許其他的人就會有麻煩。
這種事情,秉持着一些仁義,祝家人自然是不希望發生的。
一隻雞十兩銀子,因為家中的雞還算是充足的,所以大家排隊的時候都是井然有序的。
以往大家都是興高采烈地過來買,而現在心中更多的是沉重。
把家中大量的雞都給賣了,原因是什麼,簡直不言而喻。
所以這個生意是真的斷送了嗎?他們剛好起來的生活,是不是又要沒了?
錢漁交完錢,忽而說道:“姐姐,不管怎麼樣,還是謝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的話,我恐怕根本就活不到現在。”
沈氏拍了拍她的手,輕聲道:“是你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你們的生活就算再難,也沒有完全的放棄自己,還在用力的生活,去見那些織布的碎活兒,是你自己讓你自己支撐到現在的。”
像錢漁這樣的,在花香鎮其實有很多,與其說是祝家擺攤救了她們,倒不如說是她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即使再難,她們也在掙紮地生存。
如果不是因為這樣,即使她們賣的東西再多,她們也沒有錢買啊。
錢漁:“姐姐,總而言之,你們這份情我永遠記在心裡,很多人也都記得你們的好。”
沈氏笑了:“這話說的,好像是我們怎麼着了一樣。”
許氏:“你啊,怎麼總是說這些酸話?今天我們家擺攤,放皿一樣的往外賣雞,你們不應該是賺到的嗎?怎麼一個個都愁眉苦臉的?”
小君就排在錢漁的身後,她像沉默寡言,可是現在也開了口,語氣中充滿着落寞。
“可是這樣的機會,以後也不會有了吧。”
“當然不會有了,你當我們家是什麼大善人嗎?以後可不會有這麼好的買賣。”
人群中有不少聰明人聽着這些話,便察覺出了裡面一些隐藏的信息,都瞬間擡起頭來,直勾勾地盯着說話的那個人。
小君:“祝家姐姐,你們這話是……”
“好了,别耽誤我們時間啊,趕緊的,賣完我們好收攤,畢竟,”祝英卓頓了頓,“這下一次做生意啊,可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