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看到了希望
一大早上,甯家的門就被敲響了,帶頭的是祝瑞穎。
在她的身後除了沈氏和許氏,還有一個打扮得雍容華貴的女人,那女人身後跟着兩個小厮。
而在這些人身後,還有不少花香鎮的百姓。
隻有祝瑞穎知道,這其實啊,是她的三個徒弟。
甯星宇開門,被外面這一大群人給震了一下。
“你們?”
祝瑞穎:“找蔣伯母。”
蔣氏:“是瑞穎嗎?星宇,快讓人家進來啊。”
甯星宇雖說不認識那三個人,但是多祝瑞穎一家還是很信任的,聽着母親這麼說,下意識讓了道。
“蔣伯母!”
蔣氏應了一聲,回身一看那麼多人,也愣了一下。
祝瑞穎跑過去,拉住蔣氏的手:“蔣伯母,那個姐姐,是那天要走我手帕的人。”
一刻鐘後,蔣氏将人請進屋,并且把茶遞給莊慧羽。
屋裡屋外擠滿了人。
蔣氏也是聽明白來人的意思了。
“夫人的意思是,要與我合作?”
莊慧羽微微點頭道:“甯夫人,我是帶着十足的誠意來與你合作的,我非常喜歡你繡的手帕。”
“實在是不好意思,我其實并不打算……”
“甯夫人,給我個機會,你聽完我出的價之後,再拒絕也不遲,我能親自過來找你談,便說明我誠意十足,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價格。”
蔣氏聽着心中微微一動,倒是沒有開口拒絕,讓她繼續說下去。
莊慧羽将昨日周潭給她的價格報了出來,衆人一片嘩然。
“這,這可比咱們之前的活兒給的價格高太多了……”
“噓,小點聲,别讓人家聽見。”
蔣氏也有些意外,她沒有想到這人出的價格這麼大方。
“甯夫人對我出的價格可還滿意?”
蔣氏:“周夫人出手闊綽,很難不讓人心動。”
“那便好,那我們便可以談生意了。”
莊慧羽說着,又将昨日周潭給的活兒以及交貨期限說了出來。
聽得屋内的衆人心中皆是激動,這周老闆是來給她們送錢來了!
蔣氏:“承蒙周夫人信任,這個生意,我是很願意做的,隻是,這要的量,對我來說,實在是大,我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不過我們這個鎮裡,有很多女紅很好的夫人,不知可否,讓我與這些姐妹們一同完成?”
此時來甯家的人,都不是來看熱鬧的,大家都是帶着目的的。
聽到蔣氏這句話,大家的眼睛都亮了,都像向氏投去感激的目光。
大家等的就是這句話。
莊慧羽一笑:“甯夫人如何完成我給你的任務,是甯夫人自己的事,不是我該管的,隻是有一點,最好交貨的時候隻有貨的成品合格,我才會付錢,我要的貨,是要像那個手帕一樣質量的。”
蔣氏隻道:“周夫人放心。”
做戲就要做全套,莊慧羽之後又與蔣氏簽了契約,談卻和廖天卓則是被派出去将那些布和線什麼的送到甯家,一切做完之後,她們方才離開。
沈氏和許氏起身,跟着甯和遠送她們。
人走後,屋子裡方才還算克制的那些人,一瞬間就像炸開了鍋一般吵嚷了歡呼了起來。
她們就好像商量好了一般,一起開了口,歡呼雀躍,乍一下把猝不及防的蔣氏給吓了一跳。
蔣氏無奈道:“好了你們,這人還沒走遠呢,聽見你們這麼叫嚷,像什麼樣子?”
“甯姐姐,真是太謝謝你了,你就是我們真正的福星,我還在想,這以後我的日子該怎麼過呢,這就……我真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沒錯,我們那點收入,每天都戰戰兢兢的,就怕哪天買不起吃食了,餓死在這個地方,看不到一點希望。”
“是啊,這本來祝家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可是現在他們那邊也是不定數,這忐忑的心啊,就再也壓不下去了,你是不知道,我每天都睡不着覺……”
很多人說着說着,眼淚就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
蔣氏聽着心酸,起身擦去小君臉上的淚水,看着這些女人,柔聲道:“好啦,不管怎麼說,這希望不是到咱們眼前兒來了嗎?”
“對,”小君吸了吸鼻子,不停地點着頭,“是真的看到希望了!甯姐姐,我,我真的謝謝你,我的女紅不錯的,我以後跟你學,我保證不出錯,之後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盡管跟我說!”
“我也是我也是,我做活兒可快了,繡花也好,做衣裳也很不錯的,我不對的地方,你就教我,罵我也行,甯妹子,你人美心善,天生就是有好運的,你就是我們的福星啊!”
蔣氏聽得眼角也有些濕潤,笑着道:“好了你們,給我誇的,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再說了,我哪裡是福星啊,真正的福星,是瑞穎,要不是她把手帕給周夫人,她也找不來這裡,哪裡給能讓我們賺錢啊。”
“對,瑞穎也是福星!”
“瑞穎這孩子啊,以後一定能成大事!”
“哈哈,就是,祝家的人都錯不了!”
祝瑞穎面臉黑線,早知道放假了,就跟她們一起出去了,也不至于在這裡,被推來推去地捏臉。
“總之,這以後啊,瑞穎和甯姐姐就都是我們的恩人,甯姐姐,這之後我們做的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就直接跟我們說,你放心,我們一定賣力,不給你添麻煩!也一定幹好!”
“知道你們一定會與我齊心協力的,這些都不必說了,我們收拾收拾,下午就開始。”
女人們聽到這句話,心中更是激動,紛紛點頭應聲說好。
确定了下午開始幹活兒後,大家就各自散去,不是回去吃飯,而是為了回去找幹活的東西。
蔣氏:“瑞穎,真是謝謝你。”
祝瑞穎:“我就說蔣伯母是最厲害的!”
蔣氏笑着摸了摸眼前這孩子的頭,輕聲說:“是瑞穎,幫助了蔣伯母。”
蔣氏心中怎麼可能不激動呢?
她們家便是開布行的,她自小便是與針線打交道的。
她老家人,人人都快她的女紅好,手巧。
剛來到這裡的時候,他也是想要做這方面的生意,補貼補貼家用。
可是現實的情況并不允許,她之所以放棄,不是因為不想幹,而是因為無奈,沒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