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逃荒後我靠種田腰纏萬貫

第443章 算賬

  

  鎮長明白事理,大孫子能夠平安降生已是謝天謝地,自然不敢奢求肖婆婆能調理好兒媳婦的身子,最後大方的給了肖婆婆五兩銀子作為謝禮。

  回去的路上,張梅花鼓起勇氣向肖婆婆問起接生方面的事。

  肖婆婆知無不言,方方面面說的很詳細,其中還講到了女子的生理構造,讓張梅花羞臊之餘又忍不住豎著耳朵聽。

  宋溪溪也聽了一耳朵,再次佩服肖婆婆在婦科方面的造詣。

  要是能把她的畢生所學傳揚開,一定能拯救更多的產婦和嬰孩。

  一回到家,張梅花迫不及待地找到張春蘭:「姑姑,我想跟著肖婆婆學習接生,今後成為像她一樣厲害的穩婆!」

  張春蘭大驚,脫口而出道:「你一個大姑娘學這個,以後還怎麼找婆家!」

  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

  「姑姑,我都這樣了,還找什麼婆家……」

  張梅花慘然一笑,眼裡閃爍著淚花:「我也沒想過嫁人,學一門能吃飯的技藝養活自己挺好的,姑姑就讓我學吧。」

  張春蘭張了張嘴,很想說還能學其它,但是看著侄女堅定的眼神,她到底妥協了:「既然你想學那就學吧,趁肖婆婆還能教導,你一定要好好學。」

  張梅花鄭重點頭:「我會的!」

  得知她要向肖婆婆學習接生,宋家人驚訝之餘覺得這是條不錯的路子,對張梅花好一番鼓勵。

  宋溪溪找到肖婆婆,要求以後她外出給人接生,就帶上張梅花,一方面給她打下手,一方面讓張梅花吸取實戰經驗。

  肖婆婆滿口答應,之後無論給誰接生,都會把張梅花帶上,恨不得用最短的時間教會她。

  不是她揠苗助長,是她歲數越來越大,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指不定哪天就徹底倒下了,心裡很希望有個好苗子,把她畢生所學傳承下去。

  要是張梅花是這個好苗子,那就更好了。

  眨眼間又到了過年,在宋五福的提醒下,宋溪溪記起了去年對鄒家莊的承諾。

  正好要去城裡置辦年貨,她揣著賬本就要去鄒家莊一趟。

  沒等她出門到後山小院牽小紅,芽兒湊過來挽住她

  的胳膊:「姑娘,我好久沒去城裡了,你帶我一起逛逛唄。」

  宋溪溪看了看陰沉的天色,委婉道:「天氣不好,可能會下雪,你想逛街等年後有了好天氣我再陪你去。」

  「姑娘,下雪逛街更有趣,你就帶我去嘛~」芽兒搖晃著她的胳膊撒嬌,日益嬌媚的臉上露出可憐兮兮的神情,沒有幾個人能招架得住。

  宋溪溪倒是能招架住,但是不想接下來聽這丫頭唐僧念經,無可奈何地答應下來:「去把前陣子二娘給你做的披風套上,免得著涼。」

  「哎,謝謝姑娘~」

  芽兒瞬間眉開眼笑,歡天喜地地跑去牛家,套上宋溪溪所說的那件大紅色的披風,襯得她白凈的小臉兒愈發嬌艷動人。

  宋溪溪牽回小紅,先行上馬後,讓芽兒踩在闆凳上,她才俯身將她抱起放在了身後,隨後雙腿輕夾馬腹,小紅就揚起4蹄狂奔而去。

  看著隨風翻飛的大紅披風,看著她們遠去的黃秋雲嘖嘖感嘆:「這丫頭出落的越來越漂亮了,以後來咱家求娶的怕是要把門檻踩爛了!」

  張小妹一聽,不禁想起趙明朗:「翻年就十4了,到了該相看的年紀。她要是咱家的孩子,定要在這兩年定下親事。」

  黃秋雲笑道:「回頭給這丫頭提個醒,看她喜歡啥樣的,咱們給她留意一下。」

  張小妹點點頭,沒有提趙明朗。

  小紅不愧是日行千裡的寶馬,兩個時辰的車程,愣是半個時辰就跑到了鄒家莊,中途連短暫的休息都沒有,看起來十分輕鬆。

  宋溪溪對它的腳力滿意極了,決定回去後獎勵它兩棵新鮮的大白菜。

  鄒家莊的村民們不知道她會來,不過沿路的村民留意到了兩人一馬,很快就被人認了出來,不到一刻工夫,幾十個村民就懷揣著興奮來到了大宅子。

  看到芽兒的第一眼,熟悉她的村民幾乎不敢認,差點以為她是城裡跑到鄉下的大小姐。

  「你、你真是芽兒?」

  鄒勇仔細打量芽兒,確定她就是記憶裡的那個人,臉色變得很複雜:「你表舅還在時,我問你去哪了,你舅公說你白眼狼撇下他跟人跑了,沒想到你是到了東家那兒。」

  而且這丫頭在東家家裡過得很不錯,完全不像給人家做丫頭。

  聽鄒勇提起鄒老爺,芽兒心裡也很感慨:「表舅還有表哥想賣我,我就先把自己賣給姑娘了。」

  鄒勇等人不知道還有這事,突然覺得這丫頭的決定沒有錯。

  與其隨便被人賣掉,指不定賣到腌臢地去,還不如自己擇一位良主。

  這不,人家有眼光,這日子過的一看就比他們強!

  見該到的人都到了,宋溪溪拿出帶來的賬本:「本來秋收後就該同你們結算工錢,那會兒家裡忙沒顧上,今日便一次算清楚。」

  有村民迫不及待地問道:「今年種的綠紅,東家每畝多算了三錢銀子,那小東家去年你承諾的二兩銀子的獎勵還作數不?」

  宋溪溪點點頭,承諾道:「自然作數,明年這裡的八十畝田依然種綠紅,隻要你們像今年一樣精心侍弄,種出品質上佳的綠紅,工錢還跟今年的一樣。」

  這話一出,村民們無不驚喜。

  宋溪溪沒再廢話,打開賬本與他們核對起來。

  最終計算出名叫鄒順的人家,綠紅和秋稻的畝產是所有人中最好的,這二兩銀子的獎勵也歸他所有。

  「是、是我?」鄒順指了指自己,不敢置信。

  宋溪溪頷首:「確實是你,不會有錯。」

  說罷,將二兩銀子的獎勵和種秋稻的工錢一併交給他:「希望明年再接再厲,負責的三畝地得到更高的產量。」

  頂著其他村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鄒順激動地向宋溪溪連連鞠躬,語無倫次道:「好,好的,謝謝,小東家,謝謝小東家!三畝田,我好好侍弄,一定好好的!」

  宋溪溪笑了笑,繼續給其他人發放種秋稻的工錢。

  秋稻的產量比夏稻低多了,畝產不到二百斤,不過秋稻生長期較長,味道口感是夏稻不能比的,價錢比夏稻高出不少。

  兩廂一平衡,秋稻的收益和夏稻相當,但是也很有限,工錢自然不如種綠紅,一畝田僅有二錢銀子。

  鄒家莊的村民卻滿意的很,拿到工錢後個個喜笑顏開,對宋溪溪謝了又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