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軒轅逸倒是個識時務的,在登上皇位之前就借着軒轅塵謀反的罪名把河城劃給了東立國。
以至于他最終登上皇位之時,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的戰争都已經悄然平息。
仿佛一切的紛争與戰亂都在等待他這個真命天子的到來,而他的出現則如同黎明的曙光,驅散了黑暗帶來了和平。
然而,這看似平靜的背後所有的罵名都被軒轅塵一個人背負了下來。
他成為了衆矢之的,承受着來自各方的指責和謾罵。
即便是他被殺了以後,還被挂在城牆上示衆暴曬了七天七夜。
文武百官們也不敢說點什麼,畢竟這成王敗寇的道理大家都懂。
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選擇了視而不見,對這件事情采取了一種放任自流的态度。
仿佛它從未發生過一樣,就這樣将其擱置一旁,不再去提及和追究。
蕭憶安打了個漂亮的勝仗,還奪得了一座城池。
這個好消息就像一陣春風,吹遍了整個東立國。
當他率領着凱旋的軍隊班師回朝時,林汐率領着文武百官到城門口去迎接,給足了這位少年戰神無上的榮耀。
人們歡呼雀躍,街道兩旁擠滿了歡迎的人群,歡呼聲和鑼鼓聲響徹雲霄。
不僅如此,這個好消息還跨越了國界,傳到了其他相鄰的國度。
各國的人們都對這位東立國的戰神充滿了好奇和敬畏。
在其他國度的宮廷裡,皇帝和大臣們也都在議論這位年輕的戰神和那位神奇的女帝。
有些國家則開始重新審視與東立國的關系,畢竟在他們女帝登基時,大家都是一陣鄙夷。
他們認為由一個年輕女子來掌管國家,就是拿江山社稷當兒戲。
然而如今,衆人對于這件事情的看法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也沒有人敢像之前那樣輕視對手了。
畢竟,事實勝于雄辯,之前的種種經曆已經讓大家深刻地認識到了對方的實力和厲害之處。
與東立國相鄰的大金國皇宮裡,金淵一家三口在聽到東立國又打下了一座城池後都震驚不已。
金霖更是震驚的無以言表,好半天才結結巴巴的說道:“父王,母妃,兒子好想見見這個寶貝妹妹啊!
好想問問她,到底是怎麼做到在短時間内又平内亂又開疆拓土的。”
聽到兒子這麼一說,金淵把頭一昂,嘚瑟的說道:“我金淵的閨女,能做到不足為奇。
倒是霖兒你呀,你還得好好的跟你的妹妹學習學習。
你至三歲登基起,一直都有太傅和本王教你讀聖賢書。
但治理國家和開疆拓土的手段,卻沒有你這個從未學習過的妹妹高明呀!”
金霖看到父親昂着頭誇妹妹,又批評自己的表情高傲的像隻孔雀,“噗嗤”一下就笑了出來。
然後順從的接着他的話說:“是、是,父王說的都對,是兒臣沒有學習好,身為男兒又虛長了妹妹兩歲還不如她管理有方。
往後在見到妹妹時,一定向她虛心求教,努力學習治國之道。”
“嗯嗯,你知道學習、知道不足這就是好事,爹爹相信你也能成為千秋頌揚、萬世流芳的帝王。”
看着父子倆其樂融融的場景,靠在貴妃榻上的東方青瑤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其實對于東立國這幾個月的變化,最覺得不可思議的人還是東方青瑤,這個東立國到底有幾斤幾兩她是最清楚不過的。
别說要開疆拓土了,就光是要平内亂都能忙得焦頭爛額的,真不知道閨女是怎麼做到兩手一起抓的。
想當初自己匆匆的扶了女兒上位,就跟着九哥來了大金國看兒子。
當時以為自己毒入心脈沒幾天活頭了,想着再見兒子最後一面了卻個心願,好安心上路。
沒成想被女兒熬的藥水給硬生生的拖了這麼些時間,雖然現在毒還是未解,但身子卻不似往日那麼難受了。
這一切都還得感謝這個命苦的女兒啊,若不是她有一手妙手回春的岐黃之術,自己怕是已經變成了森森白骨。
這些日子,每日都會在心裡想起她那張俏皮又可愛的笑臉,實際上心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
畢竟在自己離開前,她是那麼的不滿自己給她找的兩個夫君,也不知道現在她們幾個相處得怎麼樣了?
想着想着就開口問:“九哥、霖兒,是不是過兩天又該去汐兒那裡取藥水了?”
金淵算了一下,距離上一次取藥水已經過去五天了。
那下一次取藥水就是兩天後,便點了點頭說:“是的,兩日後又該去取藥水了,瑤瑤你怎麼突然問起了這個?”
東方青瑤苦笑着說:“九哥,我們出來也有這麼長的時間了,我想回去看看汐兒。
這孩子一出生就被人抱走了,這些年她吃盡了苦頭,我們對她的愛太少太少了。”
屋子裡的父子倆在聽到她這麼一說,都垂下了頭。
尤其是金霖,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這個與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對他來說既熟悉又陌生。
他們有着相同的皿脈,卻因為種種原因,至今未曾謀面。
他常常會想象妹妹的模樣是不是像母親一樣溫柔婉約。
可是又想起聽到她的那些鐵腕手段,又猜測她可能會像父親那樣豪爽大氣。
每當想到這些,他的心中就會泛起一絲期待和渴望。
特别是現在,在聽說妹妹既平了内亂,又拓了疆土之後,對她又生出了一種仰慕之情。
這種種的情感交織在一塊,讓他想要立馬啟程,奔向東立國的皇宮。
于是在再三思索之後,他擡頭對二老說:“父王、母妃,兒臣也想去看看妹妹。”
“你也想去?可是你走了這朝堂之上該怎麼?”金淵知道兒子也想要親情,便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提出了問題。
金霖見父母都沒有反對,便說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父王、母妃,咱們可以以微服私訪的名義去體察民間的民情。
我們一路走到九嶺府,再悄悄的到東麗國去見妹妹。
這樣既不會露餡兒也不會耽誤太多的行程,還能體查到民間的民情,你們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