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48章 幼獸
姜顔被人惦記上了,但是她自己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估計她也不會太在意。這世上小人那麼多,被人惦記上很正常,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有本事放馬過來就是了。
她忙着搬家呢!
秋收這半個多月,整個勝利大隊的人都忙得腳不沾地。每天天不亮就起來了,幹到太陽下山才收工。
收花生,割麥子,掰玉米,反正沒有一刻閑着的時候。
社員們手裡的鐮刀都要輪冒煙了,兩台畜力車每天長在地裡頭,将大家辛苦一年的收獲拉到打谷場,反複晾曬,最後再歸入糧倉之中。老人做好後勤工作,孩子們送飯送水,撿麥穗,全村出動。
這半個月,每個人都不惜力氣,活活累掉了一層皮。盡管飯菜裡添了不少油水,但是整個勝利大隊的人都瘦脫相了。
社員們自是不必說,他們人人都是幹農活的一把好手。老知青下鄉的年頭多,農活沒少幹,也算是跟得上搶收的節奏。
新知青就慘了,不管是姜顔董爽這一批,還是徐秋霞這一批,在幹農活方面,都屬于生瓜蛋子,沒少受罪,半個月的搶收下來,他們手上,腳上的泡就沒下去過。
徐秋霞從小到大也沒受過這樣的罪,每天都累成死狗一樣,吃粗茶淡飯,幹的卻是古代徭役一樣的活,差點沒把她累吐皿。
可她隻有這一條路能走,所以即便再累,隻要累不死,也得咬牙堅持下去。
她太累了,以至于最近都沒有機會找姜顔的茬。
徐秋霞上工的時候,看不到姜顔,整個大隊都知道姜顔是計分員,不用幹農活,後來連計分員的活都不幹了,又養起了魚。
好像這一村子人都得指望她吃飯似的,所以她隻要敢和姜顔對上,指不定有多少人等着給自己下絆子呢。
幹脆借着搶收這段時間,收斂一點,改一改人們對她的印象。
徐秋霞沒上趕着找事,姜顔自然也不會搭理她,她的房子已經建好了,院子也壘起來了,大火烘了六七天,再晾一晾就能住人了。
大隊長找的瓦匠手藝不賴,房子蓋得方方正正,層頂還鋪了瓦,小院牆雖然是用木頭栅欄圍起來的,但是紮得很敦實,高度夠,密度也夠,能夠很好地隔絕外面探究的視線,這就足夠了。
趁着天色未晚,姜顔把院門一帶,急匆匆地往後山走。
從現在開始,她要準備貓冬了。
糧食不缺,煤嘛,空間裡也有。
上次司律還給她準備了一些煤票,拉一車回來,也足夠過冬了。
現在缺的是柴火,之前撿的柴火都在知青點放着呢,現在自立門戶了,她可得多備着點。
姜顔順手從空間裡拿出她慣用的背筐,柴刀,把門一帶,直接上山了。
社員們還沒有下工,山上幾乎沒有什麼人。姜顔邊走邊撿,順便夾帶私貨往空間裡倒騰,沒一會兒就撿了一堆。
山上沒有人,她使勁往空間裡倒騰柴火,這等作弊利器不用,她都對不起自己這兩條腿!
難不成她要一趟一趟,山上山下來回跑,那得累成什麼樣?
墨省的大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物資豐沃。山上有栗子樹,杏樹,還有數不清的酸棗子樹。
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野菜,不知道救活了多少缺糧少食的鄉親。盛夏,山上野果繁富,孩子們的零嘴算是有着落了。
各式各樣的菌子冒了頭,既是美味佳肴,也是社員們的錢袋子。把揀幹淨的蘑菇串起來,晾幹,送到供銷社能換不少錢。
冬天,社員們取暖,全靠山裡的柴火,能舍得買煤燒的人家畢竟是少數……
一年四季,處處可見大自然的饋贈,人類應該心存感激,而非過度砍伐,破壞生态。
可現實就是,這年月什麼都缺,為了發展濟經,根本顧不上生态問題,大量的木材從東北伐出,送往全國各地。除了木材,還有石油,以及各行各業的人才,全都輸送到祖國各地,支援三線建設。
隻不過,末世之前,在她生活的那個年代,東北的經濟已經衰敗了,不再是工業巨人。老大哥将弟弟妹妹拉扯起來以後,淪為了背景闆,後起之秀還時不時要嘲笑他貧窮。
當然,這是後話了。
這個季節,山上能吃的東西基本上都被采光了,植物雖然不能吃了,不是還有動物嗎?
姜顔勾了勾唇,目光看向某處。
一隻兔子謹慎地蜷縮在矮灌木後面,它似乎感受到了危險,胡須不安地抖動着,找機會逃生。
突然,兔子猛地竄了出去,身體在半路急速變向。
一枚石子猛地擊中兔子的後腿,肥兔子直接摔到草堆裡,奄奄一息。
姜顔走過去,拎起兔子耳朵,放到了身後的背簍裡。
她剛要走,卻聽見遠處的草叢裡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緊接着,幼獸的叫聲隐隐傳了過來。
姜顔走過去,用柴刀撥開枝葉,發現了一個小家夥兒。
通體雪白的小狗,被凍得瑟瑟發抖,不停的叫喚。
不知道是餓了,還是冷的。
【大輪子,搜索,看看附近有沒有受傷的母獸。】
【明白。】異世之輪高速運轉起來,然而并沒有發現。
好奇怪。
姜顔把小家夥托在掌心裡,仔細地看了兩眼。
這麼小,眼睛還沒睜開,尚看不出來什麼。
可誰家的狗會在山上生崽子啊,還就這麼一隻獨苗。
這該不會是隻狼吧!
白狼?因為長得出奇,所以讓狼群抛棄了?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姜顔順手把小家夥收到了空間裡,【大輪子,清除幼崽的痕迹,氣味。】
【明白。】
即便狼群找回來,也會失去目标,聞不到小家夥的氣味。這樣能安全一點。
“走了,回家了。”
姜顔原路返回,一路小跑着回了家,将自己的背筐放到了屋檐下面。
得弄個棚子,放柴,放煤,這樣方便一點,也不打眼。
她把兔子拎出來,推門進了屋,剛想生爐子,就聽到院外有敲擊聲,“小姜知青,在,在……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