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府忘恩義?攝政王撐腰,不原諒

第一卷:默認 第332章 皇後慘敗

  下毒一案,很快清晰。

  哪怕皇帝精神不濟,這件事在他腦海裡也理清楚了,因為根本不複雜。

  駱甯碰過金簪,她在太後的坤甯宮用膳時,前後都洗過手了。可她指甲縫裡還殘留一點;左手手背關節褶皺裡也有點。

  但朝槿沒有。

  一點也沒有。

  不是洗手可以解釋的。

  唯一的真相,就是駱甯的金簪帶進宮時無毒;而後被扯落,在坤甯宮塗了毒。

  大皇子在嘴裡含過的那根金流蘇上也沒毒,不是因為被他全部裹進了嘴裡,而是根本沒有。

  大皇子是怎麼中毒的?肯定是有人另外下毒,故意謀害。

  朝槿的手、大皇子含過的金流蘇,是鐵證,拿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證明雍王妃不曾下毒。

  而雍王妃指證,坤甯宮換了宮婢,此事皇後卻解釋不了。她賞賜的金簪有毒,是因為在她宮裡墜落過。

  金簪還是皇後賞賜的,又添一層說不清道不明。

  “皇後,你要怎麼辦?你是自請去宗正寺,還是朕下旨送你去?”皇帝似笑非笑。

  他在這個瞬間,恨不能殺了鄭玉姮。

  這女人對他唯一的兒子下毒!

  為了立儲、為了過繼。她想要孩子嗎?

  不,她隻是想要這孩子帶來的權勢!

  惡毒、自私,根本不配為天下之母。

  可她叔叔又手握重兵、鄭氏門閥在朝堂上勢力龐大,皇權這幾年在皇帝手裡蕭條得厲害,皇帝又無法殺她。

  他恨極了。

  恨不能和蕭懷沣和解,請他幫忙動手,先把鄭氏滅了。

  動他子嗣,撼動的是蕭氏江山,是想要謀逆!

  皇帝心中是滔天盛怒,可他知道這件事鬧大了,朝廷上風雲再起,他掌控不了。

  鄭皇後臉色煞白。她呼吸不暢,聲音飄忽又尖銳:“不是臣妾,臣妾不知情!”

  她求助似的看向太後,“母後,您要相信我。”

  太後神色莫測。她此刻心中鎮定從容,面上卻不顯:“皇後,你覺得是誰下毒的?”

  說着話,太後看向了跪在地上的女官朝槿。

  鄭皇後也看向她。

  朝槿是從小服侍她的,兩個人的情分比親姊妹還深。皇帝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太後想要她斷臂求生,逼得她狼狽又斬斷她助力,放棄朝槿。

  不,她不能接受!

  她眼中蓄淚,竟是看向了蕭懷沣:“七弟,這件事跟我無關,弟妹肯定是有什麼誤會。”

  蕭懷沣冷笑:“皇嫂,我們誤會與否不要緊,就看皇兄和母後是否誤會。”

  又道,“鐵證如山,皇嫂還要狡辯,不愧是鄭氏女。申國公給了皇嫂這樣的底氣,着實有能耐!”

  皇帝眼神收緊。

  太後臉色不虞。

  鄭皇後似被人狠狠捅了一刀,心裂開了,整個人墜入深谷。無人幫襯她、救她。

  駱甯一直站在蕭懷沣身後,低垂眉目,安靜又無辜。

  蕭懷沣的話落下後,沉默。

  太後與皇帝心底的憤怒、對申國公的忌憚,都在這沉默中攀升。

  跪地的朝槿,終于下了決心。

  她重重磕頭:“陛下,太後娘娘,是奴婢。是奴婢下毒,嫁禍給雍王妃。”

  鄭皇後眼睛瞬間充皿,手指掐入掌心,折斷了指甲,鮮皿直流,痛入心脈:“朝槿,你住口!此事與你無關……”

  她可以去宗正寺。

  她可以被廢。

  她叔叔會保住她的命。

  可她不想朝槿死。在這個瞬間,在極其沖動之下,她想要護住朝槿。

  朝槿卻沖她搖搖頭:“娘娘,是奴婢連累了您,還差點連累一家滿門幾百口人!奴婢該死,都是奴婢的錯!”

  她又道,“是奴婢見太後偏愛雍王妃,心中不忿。皇後将太後視為生母,每每都因雍王妃得勢而悲傷,奴婢才出此下策。”

  她把鄭皇後摘清。

  不是為了立儲、也不是為了搶陳貴妃的兒子,單單是因為吃醋。

  把權勢争奪,用家長裡短來遮掩,還把責任推給雍王妃。

  皇後不能出事,她身後有鄭氏“幾百口人”。也許皇帝現在奈何不了鄭家,可這個罪名坐實,将來秋後算賬,鄭氏會被誅九族。

  朝槿是鄭氏的陪嫁婢女,她必須維護主子。

  “母後一直公正,從未偏袒過任何人。朝槿姑姑說這種話,眼裡恐怕隻有皇後娘娘,沒有母後和皇兄。”安靜的駱甯,開了口。

  “的确是惡毒,還颠倒黑白。”太後說,“皇帝,此事如何處置?”

  “内廷瑣事,别鬧騰得太大。”皇帝理智了幾分,“杖斃。告訴鄭氏一聲。”

  内侍上前,把朝槿姑姑堵住口拖了下去。

  朝槿姑姑身子軟了,卻沒有哭鬧。她隻是很擔憂、很哀切看了眼皇後。

  鄭皇後眼淚滂沱,起身要去追,旁邊的嬷嬷死死拽住了她:“娘娘,娘娘!”

  她無法動,身子一軟癱倒在地。

  院外,有廷杖打在肉體上的聲音,還有朝槿無法自控的悶哼聲。

  皇帝心情轉好,吩咐下去:“把大皇子抱去延福宮,交給陳貴妃養着。

  她才是親娘,對大皇子更上心。坤甯宮不安全,有些人心思比鬼還要毒。”

  鄭皇後幾乎暈過去。

  皇帝看向太後:“母後,您先回宮吧,别勞累了您。”

  太後點點頭:“皇帝也去歇了。一場鬧劇,着實可笑。幸好關在内廷,要是鬧到了朝堂上,着實令百官不齒。”

  他們母子倆的閑談,一句比一句刺心。

  衆人走出坤甯宮。

  杖刑還沒有結束,太後與皇帝走了,駱甯和蕭懷沣也走了。

  各自回去。

  太後回到了壽成宮,心中忍不住有些輕松。

  “阿甯一定是帶福的。”

  駱甯這是第幾次為太後解決難題了?

  好幾次的動蕩,都是駱甯小小伸一下手,就悄然解決。

  立儲與過繼一事,最近被鄭家鬧得朝局動蕩。逼迫之下,皇帝都無力招架。

  再鬧下去,會有更大的動亂。

  太後好幾次在心裡想,要是抓鄭皇後一個錯處,把大皇子挪出來,就能一把按住鄭家,叫他們消停幾分。

  偏鄭皇後也這麼想。她想利用駱甯,逼得太後和皇帝拿出籌碼來保駱甯性命。

  要是駱甯懵懂,腦子稍微慢一些,入了鄭皇後這精密布置的局,現在太後與雍王就必須對鄭皇後妥協。

  為了保駱甯,會把大皇子寄養在皇後名下、立儲。

  不答應,駱甯就要死,鄭皇後下次還可以繼續找機會。

  這件事成功,鄭氏就可以抗衡皇權了,從此蕭家做鄭家的傀儡。

  駱甯如此關鍵。

  太後在那個瞬間都想好了,她要保駱甯。

  先讓鄭氏嚣張一陣子,往後再說。

  可她沒想到,駱甯才是那個黃雀在後、運籌帷幄的人。

  太後看着駱甯鎮定,再看布局的鄭玉姮慘敗,心裡别提多痛快。

  皇帝也高興,鄭家估計再也不敢催他立儲了,朝堂上要安靜幾分,他可以喘口氣。

  “阿甯不單單是蕭氏之福,也是蒼生之幸。”太後想。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