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他還是為難好
"這個可惡的白屹洵!"
"我們可是南越人,他竟然想到用我們給他辦事!"
"不要臉!"
南越國使臣聽著陛下的聖旨,就氣得哆嗦,看向十分冷靜的尹琢玉問,"大人,我們現在怎麼辦?真要給大周辦事啊?"
"我是和親大周的,那確實算是大周人,做點事情,也不是不可以。"
尹琢玉的心中還是訝異,白屹洵竟然想到讓他去盯著瑤光寺,後一想也明白了,工部那個晏侍郎盯得很緊。
攝政王的人,根本沒有辦法下手,內閣兵部也都有人盯著,現在就隻有瑤光寺這邊可以下手。
剛好啊,他們也知道自己就是蔓荊紫,那來盯著瑤光寺祈福,豈不是最合適不過?
這個白屹洵,也是"人盡其用"。
"可大人若是答應下來,去瑤光寺安排事情,那豈不是和我們的計劃有衝突?"
"但陛下的聖旨也下了,我豈能不遵從?"
"大人稱病也不是不可以。"
"白屹洵都想到讓我這個南越人,幫他做事情,稱病會有用?"
"這..."
"可惡啊!"
南越使臣又開始罵起來白屹洵來。
尹琢玉倒是平靜得很,也進宮去面聖,應下了瑤光寺祈福的活兒。
"他答應了?"
"嗯,剛剛在皇宮,我還碰到他了,說是應下了瑤光寺的活兒。"
晏筠硯聽著白屹洵的話,笑著說,"這個人還真是沉得住氣,這麼快就答應了,我還當他會猶豫猶豫。"
"我們都能想到讓他辦事,他猶豫也沒有用。"
白屹洵卻是搖頭說,"他的身份本就特別,來和親大周,若是這點小事情都不願意幫忙,豈不是不想在大周站穩腳?"..
"而且陛下有活兒給他做,這也是在表面上,重用南越國的使臣,那他有什麼理由不答應?"
晏子寧聽著,很是贊同地點頭,還真是的,"不過現在瑤光寺有尹琢玉盯著,他總不會出現差錯,這可是陛下給他的第一個任務,若是出錯,他如何給陛下交代?"
"那我們就放心做我們的事情。",白屹洵輕笑著,繼續忙手頭上的事情。
"呀!"
"陛下給尹公子派活了,這是要把尹公子當成自己人?"
傅雲落自從蘇棠梨說,可以去見尹琢玉,得空就去,隻是人家不願意見她,但她還是有什麼好東西就送過去。
今天去的時候,就聽說他出去了,還驚訝了一下呢。
後才知道他是忙著陛下派的活兒了。
"聽夫君說,尹公子負責的是瑤光寺祈福的準備。"
傅雅之在家裡躺了這麼久,就不願意再躺著,抱著兒子來找蘇棠梨聊天,讓他們小孩子一起玩。
剛好他兒子乖,蘇棠梨的兒子不碰他,也特別乖,綿綿更是乖了。
三個孩子在一起,畫面都是安靜而美好的。
"夫君是兵部的,這次天壇的士兵安排,就是他帶兵。還去瑤光寺看到了尹公子。"
蘇棠梨聽著,也不意外,因為書上就是這麼寫的,果然白屹洵還是想到了這一點,不禁輕笑。
後看向她們說,"也不奇怪,來和親的是男子,他在南越國也是入朝為官的,那也是有才幹,既然來了大周,有合適他的活兒,也是可以用他的。"
"也對,這還體現了咱們大周的大氣,都不擔心尹公子會是習作,還把大周的事情交給他做。"
傅雅之樂著說,"那尹公子這活兒可得辦好了,不然南越國那邊可就丟臉了。"
"那尹公子的壓力也是真大。",傅雲落聽著,就說,"棠梨姐姐說,尹公子還是南越國人,那肯定不願意做對大周有利的事情,現在卻是必須為大周著想,他得多為難啊。"
話落,也有自己的立場,"但我就是喜歡他這樣為難的樣子,就說明,他會做大周有利的事情,若是不為難,才不好呢,直接壞事就好啦。"
"想不到我們雲落年紀小,但還是很理智嘛。",傅雅之誇讚道。
"嗯,那可不。"
傅雲落抿唇樂笑著,"大周好了,我才能更好嘛。"
蘇棠梨聞言,不禁抿唇笑著,就說,"那等天壇完工了,咱們也去看看,若是能得個福袋,就更好了,還能讓陛下給我們許願。"
"嗯!"
傅雲落幾人還真期待起來,備受關注的天壇也在七月份卡點完工,三天後,就是祈福大典,陛下會親臨。
京城都沸騰了,皆期待著天壇祈福。
"明天我們都去。"
白屹洵笑著看向家人說,"陛下也會到,阿爺你們還沒有看過陛下長什麼樣子。"
"行!"
白老大還真想見陛下長什麼樣子,欣喜說,"我今天去市集,就聽著百姓說這件事情呢。"
"那我們也去瞧瞧。",姜氏抱著綿綿,笑著說,看著在吃飯的許潤星和蘇棠梨,"你們現在也能走動了,穿個披風,擋擋風,也去瞧瞧。"
"好啊。"
許潤星看了一眼被白老爹抱著的兩兒子,笑著點頭,卻是說,"孩子們還這麼小,就不去這麼多人的地方。"
"沒事,二嬸嬸不會去的,還會去黎家玩,到時候我們把三個孩子都送到黎家。"
蘇棠梨看著躺在搖籃裡的兒子,就說,"兩個侄子也乖,而且鏡鏡隻要不碰他,也乖得很,送過去,也好照顧。"
"成,那一早,我就把三孩子抱到黎家去。"
姜氏笑著點頭,看著屋子裡的四個孩子,再看著會自己吃飯的綿綿,樂著說,"我們就帶著綿綿去,這孩子喜歡熱鬧。"
綿綿聽著熱鬧,就知道有好玩的,當即就興奮起來,後咬了一大口牛肉,還笑嘻嘻的。
蘇棠梨瞧她吃得滿嘴都是油,笑著拿帕子給她擦嘴,見她嘿嘿笑著,更是開心。
"好快啊,綿綿都三歲半了。"
她來到這裡,都過了四年了。
"嗯,四歲啟蒙,今年過後,就讓綿綿跟著二郎讀書識字。"
姜氏瞧著孫女,越看越是喜歡,後看著也乖巧坐著的白怡銀,眉目柔和,"我們阿銀也要是大孩子了,都十歲了。"
再過三四年,都要許人家了,日子真是過得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