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75章 豁出面皮就要錢
但那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所以他通常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忍忍就過了。
然而從成親前幾天開始,感覺這王家老太就是變着法子作妖。
先是要什麼打傘的人,之後又不讓他們這邊定好的時辰出發。
現在又要什麼騾子車,那接下來呢?
等下他們進他家那個借給王家人住的屋子時,是不是又有其他要求?
陪着一起來的池野,作為大哥,看到池慶臉色不好,就出面說:
“親家奶奶,我二叔家沒騾子車。
那車是小姑的,當初是小姑花的銀錢,隻不過是我們有事時,可以借用。
還有,你這邊一會兒有這個要求,一會兒又有那個,那你索性說清楚,具體都有什麼,要我們怎麼做。
别我們這邊什麼都準備的好好的,然後一而再的,被你們要求,被你們刁難。
倘若你們真的舍不得我那弟妹,才會如此。那……”
不成親這話,池野不敢替池慶做主,但那話中帶的意思,大夥兒都聽得出來。
王老太會來這一出又一出,是有目的的。
之前因為打傘姑娘的事,她被周三丫跟陳小麥給怼了。
那會兒她自知理虧,所以等兩人走後,都沒說啥。
隻是夜裡想起這些時,總覺得池家人有些過分。
她家芽兒是個好姑娘,池家人前來求娶,就應該态度誠懇一些才是。
縱然她有錯,但作為一個長輩,也輪不到小輩來說三道四,甚至還給威脅上了。
他們池家人如此不給面子,那等到成親之日,她定然要找回來。
這不,一早天都沒亮,就讓兒媳婦下山去說他們的規矩。
之後算好時間,守在這邊,就想看看池家人都帶了什麼東西過來。
要是東西好,她就意思意思下,把人放行。
倘若隻是可以,但還沒答到滿意的階段,就想辦法刁難一下,再放行。
等到家門口,接了芽兒,然後辭别時,她這邊再提出芽兒出嫁得弟弟背。
然後讓池家人這邊給家寶出背起來的銀子,少于六錢銀子,都不成!
到時候她就說,這是他們王灣裡的規矩。
等芽兒進了池家門,以後池家人就算知道,壓根不是這麼一回事,也不能拿他們如何。
她可以說,這是她家的規矩!
總不可能到時候把芽兒趕回娘家吧?
要當真如此,那就别怪她狠心,給芽兒另找婆家,再收一次聘錢!
老太太的算盤打得噼裡啪啦作響,恨不得把他們王家要蓋房的銀子,都從池家這邊弄出來。
她敢堵在這,就是豁出臉,厚着面皮,想找事,想要錢。
故而面對池野的話,她直言道:“我們王灣裡的規矩就是如此。
哪怕我們到這邊來了,芽兒也在這邊出嫁,但我們是王灣裡的人,得守那邊的規矩。
我不管你們的騾子車是誰的,但那終歸是你們老池家的。
在這種喜慶的日子,本就該牽出來,讓新嫁娘搭乘的,都無須老婆子我說什麼才是。
不過你們要是不想回去,怕耽擱吉時,那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按我王灣裡的規矩,芽兒出門是要兄弟來背。
這背是要給銀子的,你們須得給家寶六錢銀子。
橫豎家寶跟春桃幾個姐妹,都要給他們姐姐送嫁,回頭可以讓他們輪着背。”
池慶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聽到這老太太一開口就是六錢銀子,面色是徹底沉了下來。
六錢,這老太太怎麼好意思開口?
一畝地一季才産兩三百斤糧食,曬幹交稅後,剩下的都賣不到六錢。
她王灣裡要當真有這規矩,那姑娘怎麼可能嫁得出去?
何況,芽兒也從未說過這個。
要真有,她肯定會提早說的。既然沒說,就表示沒有!
這般想着,他就說:“芽兒是我的媳婦,我會自己背。”
可王老太又怎會讓他如願?
她今兒可是打定主意,也不顧孫女日後在婆家會如何,就是想從池家這邊弄錢。
這年景不好,她是看出來了,也聽說周邊的情況更糟。
接下來,他們回王灣裡需要蓋房子,還得吃喝嚼用。
沒錢,是萬萬不行。
他們家老的老,小的小。能賺銀子的途徑,除了靠地裡刨食外,隻能出去找活幹。
目前家裡這情況,能去的,能賺到錢的,也隻有她兒子。
可她兒子人誠實,嘴還笨,隻能賺點苦力錢。
一天十文,在不花用的情況下,就算每天都有活幹,也就三百文。
如此,他們家要攢到時候,才能蓋得起房子?
與其到時候回去露宿外頭,還不如狠狠心,從池家這邊弄。
橫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池家坳這麼遠,不出意外的話,往後餘生,她是不會再來這邊的。
到時候,面都見不着一次的孫女,她有啥好心疼的?
還不如她做惡人,先将好處弄到手再說!
故而聽到池慶這話,她很是不滿說道:
“阿慶,就算今天是你和芽兒的成親之日,但還沒拜堂,哪能在衆目睽睽之下,這般接觸的?
按我們王灣裡的規矩,新嫁娘出門,隻能由娘家的兄弟姐妹幫忙。
其他的人都不行,否則就是不吉利。
從這邊到你家,家寶一個人背不動,得輪換着來。
到時候你得給家寶六錢銀子,然後給桃兒三錢。
你們要是同意,那可以不用回去趕車。
哦,芽兒從房間出來拜别我跟她爹娘時,也得家寶把她背出來,這六錢銀子,是省不掉的。
你要是身上沒帶那麼多,現在可以讓人先回去拿。
這銀子,還得用紅紙包着,不然對芽兒不好。”
老太太越編越順,甚至都說出,那六錢銀子,其實是離娘肉的錢,還便宜了他們。
否則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沒有個一兩銀子,是萬萬不可能的!
池家坳跟來迎親的人,聽到這話,都覺得荒唐。
但來得基本上都是年輕一輩,村裡娶妻,都是靠買,所以也不知道這正常的迎親,都有什麼規矩。
他們一邊覺得荒唐,心裡不滿,但一邊又隻能看着池慶,等他拿主意。
而跟來打傘的沈葉君,簡直是被王家這老太太的無恥,刷新了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