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29章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池魚聽到這,愣了下,随即問出口:
“按喬家姐姐你這意思,莫不是鄭大人用這筆銀子雇傭百姓幹活?”
她姐姐說,方大人說要四月才招百姓服勞役的,為期隻有半個月。
那麼鄭縣丞今日就出去,說修外城牆,那就意味着他們得自己花錢請人幹活。
喬氏點頭:“嗯!整個安平縣的外城牆那麼大,眼下老百姓雖然忙于春耕,也忙于修蓋自家宅子。
但他們在經曆一個天災又一個天災後,日子逐漸變得艱難。
眼下還是賺錢要緊。
這不,我家老鄭就拿着那些銀錢,直接雇人去修外城牆。
他說,若是不盡快将外城牆修好,回頭周邊的老百姓控制不住,都會往我們安平縣湧。
屆時,若是被他們所得的疾病傳染,咱們整個安平縣前面的努力,都白搭了。”
她家男人跟方大人是在幹正事不錯,但其實也等同于花錢買好感,買升職。
眼下不管是她家,還是娘家,困難都是暫時的。
等熬過這段時間,就會好起來!
她辛辛苦苦賺錢,被男人這樣花出去,也是心疼。
但在看到那些老百姓,一個個對她家男人感恩戴德的模樣,心底就忍不住自豪。
比起男人将銀錢花在尋花問柳,又或是後院女人身上。
她想她更願意接受,男人将銀錢花在有意義的事上。
且這情況,不管是夫家也好,娘家也罷,都是支持她的!
何況,她家男人的銀子,也不是白花的。
他已經明确跟自己表示,等到年底,肯定能往上升一升。
隻是升不升,或是繼續跟在方大人的後面這事,須得等她跟夫家,還有娘家人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池魚本還想喬氏不缺錢,然後将空間的那些玻璃“寶石”賣給她。
現在聽到這話,她跟姐姐對視了一眼,之後在對方的示意下,起身說:
“喬家姐姐,我有事先走開一下。”
話落,她也沒等喬氏回答,就直接離開。
而喬氏見狀,心裡難免有些失望。
她心裡其實還是希望,能夠做這個買賣的。
她也相信自己的預感,若是能做池魚這個肥皂買賣,不管是她還是娘家,真的能夠靠此,成為各自城池的首富的。
可眼下看池魚這态度,她覺得對方不願意。
也是,有如此方子在手,他們要找什麼樣的人合作沒有。
甚至他們還可以借助秦牧的關系,找方大人,跟鎮北侯府那邊合作。
在喬氏心裡想七想八,整個堂屋一片寂靜之時,池魚回來了。
她的手中,拿着兩個不大的錦盒。
一個小一點,一個寬一些。
等進了堂屋,她在原來的地方坐下後,打開那個寬的錦盒,從中拿出一面清晰的玻璃鏡。
“喬家姐姐,這個名喚玻璃鏡,是精緻易碎品。目前我大褚國,僅此一面。
是我爹娘臨終之前,留給我的嫁妝。他說,這是當初給我批命的遊方道士贈送的。”
說着,她朝喬氏招招手,讓她過來看看。
而喬氏不知道她這是何意,但還是走了過去。
等看到這面不知是何材質,比銅鏡要清晰數十倍的鏡子後,整個人都驚呆了。
她将鏡子拿起來,放在桌子上,之後自己往後退了好幾步。
就算如此,鏡中都能夠清楚的看見自己的模樣。
她忙側頭朝王雲娟母女喊:“娟姐,小鳳,你們快過來看。”
本就好奇的王雲娟跟鐘玉鳳,聽到這話,就走到喬氏的身邊。
之後跟着她,三人六目齊刷刷看向桌上的玻璃鏡。
在看到隔得這麼遠,都能看得如此清晰後,三人皆是震驚。
不過想到池魚剛才說,這東西是易碎品,她們也不敢再上前去摸,隻能齊刷刷看向池魚。
“小魚,你拿出這個,是為了?”
“不瞞喬家姐姐,我之所以拿出這個,本是想賣給你的。
現下聽說了你這邊的困難後,我依然還是打算跟你合作肥皂的買賣。
隻是你們這邊不能及時付錢這事,我不滿意。
眼下呢,我隻能先将這個拿出來,然後并不是賣給你們。
而是想通過你家關系,對外賣。
不管賣多少,我給你們三成。
我想隻要你娘家那邊的情況,稍稍好轉一些,那麼合作咱們可以繼續。
而到那時,應該也不會拖欠我紅利吧?”
喬氏有些感動,但卻還是說道:“小魚,你這鏡子雖然好,但頂多賣個幾百兩就了不得了。
如此,給我家三成,再高也緩解不了我家的情況。”
池魚颔首,再将鏡子收起來的同時,又當衆抱起另外一個錦盒。
之後朝門外走,同時不忘招呼衆人:“你們出來看!”
今日天氣晴好,陽光明媚。
這種玻璃寶石,在陽光下,最是耀眼。
所以池魚才直接出去。
而喬氏看她這樣神神秘秘的,也忍不住心生期待。
等她們幾個走到院子了,池魚才打開錦盒,之後衆人隻看到玻璃首飾折射出的光亮。
其他,看得并不是很清楚。
池魚把這些又蓋起來,回到屋内。
喬氏緊随在後,等坐下來,才語帶期待問道:
“小魚妹妹,我能再看看那個錦盒嗎?
我方才好像看到是戒指跟手镯,對嗎?
我看到的有藍色,綠色,還有另外兩個顔色沒看清楚。”
池魚點頭,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行,這些都是寶石首飾,跟大褚國時下的那些翡翠什麼,有所不同。
這個跟玻璃鏡一樣,同樣都是易碎品。
也還是那個遊方道士送的,說是給我的嫁妝。
我小時候不懂事,把玩的時候,不小心摔碎了一個紫色的,你小心一點。”
喬氏颔首起身上前,之後再次打開錦盒。
因為在屋内,光線并不如在陽光下好。
故而這回打開,喬氏就清楚地看見每一件首飾的模樣。
她有些愛不釋手的一一拂過,心裡快速盤算,這些東西,娘家拿到哪裡去賣。
賣給誰,能賣多少價格?
如果送到京城,賣給那些達官顯貴的話,一個就算兩千兩,如此怎麼都能有一萬六千兩。
那麼娘家就能分到四千八百兩。
這将近五千兩看着不多,但也不少,至少可以為家裡緩解兩三個月。
眼下已經二月,等送到金陵,再送到京城,至少是三月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