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見義勇為獎
但是現在他的大哥一下就得到了三十多斤的大米,這要是換成黑面足足有一百八十多斤啊!
一下就吃上了黑面,馬二棍心裡不平衡起來,就像他大哥那樣的傻瓜居然也吃上了黑面。
要是自己那就不換成黑面,吃香香糯糯的大米飯,多好啊,
所以他的大哥還是不如他,想到這裡心裡終于好受一些。
楊秀英家的壩子前一下就熱鬧起來,有的婦人手裡提着大米,有的漢子肩上扛着領到的大米。
“秀英,你這米顆粒飽滿還幹淨,鳳來樓的掌櫃是個實在人。”
“秀英妹子,我們能拿着這麼好的大米,都要謝謝你,有了那麼好的事情,還能想着我們。”
“感謝你,秀英妹子。”
“是啊,這都要虧了秀英妹子,讓我們得了那麼多的大米。”
“等把這些大米換成黑面,家裡也能吃頓飽的了。”
大家感激的看着秀英,楊秀英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大家,經過這件事情後,她看出來福田村大多數村民都是懂感恩的,一小部分人是保持中立,隻要不關系到自己家的事情,就不會多管閑事。
原本還以為會有大批的村民來找自己,結果大多數都是來看熱鬧的,鬧事的就隻有那三個。
不管是野蘑菇,黑松露還是牛奶果和蕨菜,都要受到時令的限制,随着季節的變化,還要收購一些其他的東西,她打算的是長久向大家收購。
那就要讓這些人團結起來,凝結成一股繩。
她看了看大米約莫還剩下一百多斤,既然有人在未知的情況下選擇相信自己,還拿出牛奶果和蕨菜還給鬧事的人,出手替自己解圍,那麼這些人就該受到獎賞。
楊秀英輕咳一聲,大家立刻安靜下來。
“今天多虧了老村長,孫大嫂,李大嬸。”被叫到名字的心裡美美滋滋的,不由得挺直了背。
“秀清妹子客氣了,我們哪裡能眼睜睜看着幾個孩子被人欺負。”
領到了五十多斤大米的孫大嬸說話也有了底氣。
老村長擺了擺手:“我倒是要感謝你,為大家謀福利,管理村裡這些事情原本就是我該做的,以後若是有什麼事情,你盡管來找我就是。”
李大嬸家摘的比較少也領到了二十多斤大米,懷裡抱着裝米的袋子,臉上帶着笑:“秀英妹子,村裡就是有那麼幾個人見不得比人好,以後若是有誰和你過不去,那就是沒有把我放在眼裡!”
李大嬸家男人是個殺豬匠,雖然在福田村沒有牛,更沒有豬殺,但李屠戶本就帶着一股煞氣,村裡最渾的周大柱也不敢找李家的麻煩。
生怕久了沒有殺豬的李屠夫拿他祭刀。
聽到這裡的周大柱幾人退到了一邊去,縮着脖子站着就像木頭樣,不敢吱聲。
楊秀英提到的這三人裡,就有兩人是自己惹不起的,還剩下一個孫大嫂。
換成往日三人就罵孫大嫂家吃不上飯,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但是現在孫大嫂手裡可是有五十多斤的大米啊!
楊秀英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為了感謝以上三位,我決定每人送五斤大米!”
話音一落原本安靜的現場沸騰起來
“五斤大米!”
“我沒聽錯吧?”
“秀英妹子真是大方啊!”
“秀英啊!你這樣送大米,沒事吧?”
大家激動後,又擔心起秀英就這樣把大米拿出來,鳳來樓掌櫃會不會怪罪。
一個人獎勵五斤,三個人就是十五斤,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桃花和石榴已經稱好了三袋米,各裝了五斤。
楊秀英接過女兒遞過來的袋子,走向老村長:“你們放心吧,沒事,鳳來樓掌櫃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他早就想到會有人破壞這次收購的事義,特意多給了些米,讓我獎勵個見義勇為的人。”
聽到這裡村長接過袋子,點了點頭
“這就是見義勇為,看來人家生意做那麼大是有原因的。”
老村長心裡琢磨着等村子富裕了,自己在村裡也弄一個見義勇為獎。
“謝了,秀英妹子。”
“我們就說幾句話而已,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
“孫大嫂,以後咱們一定要見義勇為,就算是沒有獎勵,咱們也要……”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放心吧,我可是把秀英當我親妹子,怎麼會看到她被欺負。”
李大嬸和孫大嫂見村長都收下了,自己也沒有再推脫,雙手接過裝着大米的袋子。
兩人摸着秀英遞過來的布袋子,綿綿軟軟的
這是棉花做的袋子?
鳳來樓真是大方啊,連袋子都是棉的,
村民們帶來裝米的袋子都是麻布的,上面還有大大小小的補丁。
再摸摸秀英拿出來的這個袋子,不但是棉的還和大米一樣白,這布料就算是拿來做衣服也要好幾兩銀子吧!
楊秀英看着兩人拿着大米發呆,回來的路上想着有些村民怕沒有拿裝米的袋子,一定要當着那些鬧事的發大米才有說服力,等村民回去拿袋子再回來,鬧事的人怕早就走了,這樣效果就要差很多,于是就在空間商城裡買了些棉布袋子,一個才一元錢。
沒有想到大家居然都帶着裝大米的東西,隻有少數幾個沒有帶,領大米的時候就排在後面,讓家裡人回去拿,秀英就沒有把棉布袋子拿出來。
“兩位嬸子,怎麼了?”
孫大嫂回過神來用胳膊肘碰了碰李大嬸:“一會兒我讓花花把袋子給你還回來。”
這可是棉布做的袋子,自己已經得了大米,不能再貪圖秀英的袋子。
“我也是一會兒讓春梅給你拿過來。”說着李大嬸踱步到楊秀英身邊輕聲說道:“秀英妹子,這袋子可是棉布的,你要收好。”
聽到這裡楊秀英嘴唇微微抖動了一下,商城裡的麻布袋是做的工藝品,要好幾十一個,這種棉布的是最便宜的,而且用來裝大米也更合适,一下就買了二十個,隻花了二十元。
“謝謝嬸子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