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得了匹好馬
沒上擂台前,邬啟有把握十招之内弄死任榮長,而今看完他的比試,他猶豫了。
兀裡隻突然鼓掌,更是感歎道:“此人有勇有謀,可謂有着宗師之能。”
大王如此高的評價,那任榮長的名頭不得在上京傳開不可。
的确是有勇有謀,對付力道強過自己的,若不用上謀略,早死在對方的拳下了,可是他能忍,他能利用自己的優勢再一招制勝,不給對主反擊的餘地。
不然再給勇士青一個機會,恐怕又得纏鬥數十招,即使最後赢了,也不會很輕松呢。
任榮長背着手站在擂台上朝四周的人看了一眼,那眼神那氣勢,根本就不像一位商人。
兀裡隻朝邬啟看去一眼,小聲交代道:“你住南城去,暗中查一查此人到底是什麼來路。”
邬啟正中下懷,垂着頭恭敬的應着,實則早想去南城打探了,如今正好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大王府。
任榮長要下擂台,其他人不甘心,兀裡隻嘹曠的聲音響起:“你們若能打得過我府上勇士再來與之比試。”
一句話掐滅了衆人的念想。
任榮長突然得了個魁首,更是得到兀裡隻的獎賞——一匹汗皿寶馬。
宋九的手還是抖的,剛才看着她家夫君四處避着那人,她就坐不住了,最後突然一擊,就這麼赢了,來得有些快,她的心緒還沒能平複。
任榮長坐回宋九身邊,握緊了她的手,投以安慰的眼神。
夫妻二人哪還有心思吃席,就借機向兀裡隻告辭。
兀裡隻爽朗,沒有為難他們,還叫人給他們趕來了汗皿寶馬。
一匹不曾馴服的馬,從籠子裡放出來就開始橫沖直撞。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任榮長的身上,漢人的馬術不及寮國人,寮國人可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所以他們想看到他出醜。
即使有勇有謀赢得了比試,這匹寶馬馴服不了,也将在上京是一個笑話。
任榮長想起先前馴服的五匹好馬被兀裡隻強搶了去,如今得到一匹,說什麼也得弄回去不可。
于是任榮長想也沒想的翻身上了馬背。
沒有缰繩沒有馬鞍,就這樣空手上了馬背,野馬的鬃毛油光發亮,根本抓不住,馬背上更是光滑無比,全憑腿部的力量以及身體的平衡,便是在寮國勇士中,也未必有此功底。
野馬跑得快,汗皿寶馬跑得更快,宴場不夠它跑的,它直接橫沖直撞就要沖出府去。
坐在馬背上的任榮長還有閑心回頭看一眼媳婦,宋九收到夫君的眼神,明白了用意,這就一臉擔憂的帶着陳佐和陳佑追上去。
一前一後,幾人就這麼沖出了大王府。
便是兀裡隻也從座位上起身,伸長脖子去看,可惜還沒有看到任榮長馴服野馬,結果他們卻跑出了王府。
兀裡隻立即派護衛去打探,可别把人給摔死了,不吉利。
宴場上的衆人有人嘲笑出聲,心想着必定摔死在大街上,成了一個大笑話,剛才說他有勇有謀,是擡舉他了。
不僅大王府派人去打探了,賓客中也有人派去打探,畢竟上京若是真的來了一位了不起的宗師,那可謂是香饽饽。
然而這些人打探消息追出來的時候,隻看到宋九帶着兩名護衛趕着馬車準備離開。
至于馴服野馬的人,早已經沒了去向。
一個婦人坐馬車沒興趣,于是追上了大街。
宋九挑開簾子看了一眼,揚起唇角,這就催着陳佐和陳佑快些走,沒想大王府此時又跑出來一位老婦,正是先前請宋九去見小公主的那位老仆人。
老婦攔了馬車,随即朝挑開車簾子的宋九說道:“這是公主給客人的信物,還請客人收下,聽說客人在前頭比試赢得了魁首,可惜公主出嫁,沒能看到客人的風采。”
宋九有些驚訝,前頭發生的事後頭就知道了,而先前她送嫁衣過去,小公主對她還威脅來着,如今竟然給她送來信物,是什麼用意?
是因為她夫君比試奪得了魁首,這是來招攬他們的?可是也不太像的樣子。
老婦見宋九不接,她朝左右看了一眼,見府前的護衛沒有注意這邊,她這就将布包着的盒子往馬車裡一放,說道:“隔下若想在南城好好做生意,便收下這份誠意,雖然這信物不能在皇城幫到你們,但若是在南城用,還是用得上的。”
宋九本想拒絕,老婦快步走了。
他們也不能久留,宋九隻好催着陳佐和陳佑快快趕馬車離開。
馬車離開大王府,宋九這才解開布包着的盒子,隻見那普通的木盒裡放着一根銀鞭,正是先前小公主拿來威脅她的東西。
将銀鞭送給她是什麼用意?莫不是要他們幫忙帶她離開。
宋九看着銀鞭上刻着的字,“大王府兀裡蘇”幾個字。
眼下也沒法還回去,隻好暫時收下了。
當宋九的馬車來到南城時,街頭已經鬧轟轟的,不少百姓遊人正在議論剛才飛奔過去的汗皿寶馬。
想來北皇城大王府發生的事還沒有這麼快傳到南城,但是一匹寶馬從街頭招搖過市卻還是引來無數人的側目。
馬車來到客棧前停下,而她家夫君牽着汗皿寶馬正等着她。
那客棧裡的夥計不敢上前招呼,這汗皿寶馬可是好東西,這要是養在客棧裡的馬廄裡,指不定半夜就給偷走了。
宋九心思一動,對夥計說道:“且将馬牽下去好好喂養,此馬是乙室部大王賞賜,若有怠慢,小心大王要了你的腦袋。”
這話一出口,追着圍觀過來的百姓和遊人都驚住了。
鋪東家親自出來相迎,鋪東家雖是漢人出身,卻早在二十年前來了南城,可是最先一批來的,在當地還是有些勢力的,這就借着宋九的話再次恭敬一番,也告知了大家夥,休想來偷馬。
鋪東家親自牽着馬下去。
宋九夫妻二人回頭看了一眼圍觀的衆人,快步進了客棧。
孔修寶得到消息匆匆趕回來,那會兒泰安郡主已經圍着宋九夫妻二人問過不停了。
孔修寶得知三叔三嬸在大王府幹了驚天大事後,不但沒有歡喜,反而一臉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