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問九卿

第165章 彆扭大赦

問九卿 姒錦 4122 2025-06-21 11:14

  

  第165章彆扭大赦

  薛綏尚未開口,薛月沉便搖頭否定了這個猜測。

  「王爺行事,向來有分寸,不會如此糊塗。且他若當真有意,也不會躲著不見……」

  薛綏笑容不變,「姐姐這麼想便對了。不管那瑞和郡主是何來意,她眼下都不會是王爺看重的人……」

  情義這東西薄得像一張紙。

  在李桓與李肇的權力爭奪中,瑞和一個父母雙亡沒有根基的孤女,唯一的倚仗,便是太後和陛下那點憐惜。

  但若是她與李桓牽扯不清,這些都會失去……

  「王爺要的從來不是兒女情長。姐姐隻需守好王府內務,穩穩噹噹地掌控王府,便是盡到本分……這男女情愛就如指尖流沙,握得越緊,越是容易流逝……姐姐要看開些,便不會自尋煩惱……」

  薛月沉認真地看著她,握住她的手,臉上流露出幾分感激。

  「六妹妹,有你在身邊,姐姐便安心了。如今想來,幸虧當日尋你回來,不然眼下這局面,姐姐都不知如何應對……」

  窗外的細雨敲打在芭蕉上,發出淅淅瀝瀝的聲音。

  薛綏微微一笑,望著薛月沉滿是信任的眼,「能為姐姐分憂,是薛六的福氣。隻是……」

  她目光下移,望著薛月沉的肚腹。

  「仍是沒有消息嗎?」

  薛月沉眉頭輕皺,露出一抹無奈。

  「王爺公事繁忙,夜宿沐月居這麼久,與我就有過一次,還是那夜飲了酒回來……」

  她似乎有些難為情,又低下頭去看著平坦的肚子,「許是緣分不到,強求不得。」

  薛綏笑道:「姐姐能這麼想便是好的。隻要王爺肯來沐月居,姐姐便是這府中最大的贏家。」

  薛月沉這麼一琢磨,心思彷彿被撥弄到了,忽然擡頭直視薛綏,「你我是姐妹,姐姐有話便直說了。若有唐突,妹妹不要介意。」

  說罷她抿了抿嘴角,目光有些閃爍。

  「王爺那幾日頻繁來檀秋院,跟妹妹可有……」

  「沒有。」薛綏連忙接話,「我拿王爺當姐夫,王爺待我……又是盤問又是試探,跟審犯人似的,問的是舊陵沼的事,說的也與公務……從無私情。」

  說罷輕輕一笑,「興許是為了拿妹妹當擋箭牌,堵住府上那些嚼舌的嘴巴。王爺才會故意在外面對我體貼幾分……」

  薛月沉長長舒下那一口濁氣。

  「好妹妹,你若不坦言,姐姐差點就信了……」

  兩人閑話一會,薛綏臨走前,薛月沉又溫和地道:「眼看就要入秋了,我讓針線房趕製了一批秋裝,這兩日會到各院來量尺寸,妹妹喜歡什麼顏色,料子,儘管跟綉娘說。」

  薛綏躬身行禮:「多謝姐姐恩寵。」

  薛月沉拿了傘把她送到門口,薛綏笑著行禮拜別,轉身走入小徑,沿湖回到檀秋院,才緩緩斂住笑容。

  她猶豫再三,寬衣躺下去,卻終是輾轉難眠,又起身提筆著墨,寫下一張紙箋,抱了靈羽過來。

  「去吧。」

  夜沉如水。

  新雨後的東宮如墨染般靜謐。

  靈羽撲稜稜叩在李肇的窗前時,李肇正在燈下餵食另一隻鴿子……

  聽到靈羽咕咕的聲音,李肇開窗。

  靈羽一個騰躍,便落在他的案頭。

  李肇漫不經心地取下信筒,沉默片刻才拆開薛綏捎來的素箋。

  上面畫著一隻被絲線纏住翅膀的雀鳥,旁邊是一行娟秀工整的小楷。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來福捧著葯碗進來時,正見太子爺將信紙緊緊攥在手上,眉目冷然,一動不動。

  燭光裡,那一身輕袍上的雲紋忽明忽暗,唇角的寒意比案頭那一株將枯未枯的素心蘭更為冷冽。

  「爺,用完葯就該歇下了……」

  李肇沒有回頭,輕撫鴿子的羽毛。

  「明日有大朝會,孤要將摺子準備妥當。你先退下吧……」

  來福應聲低頭,慢慢後退出去,腦子裡卻反覆琢磨方才看到的字畫——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那平安夫人是想告訴殿下,她一個弱女子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獨自一人等候情人的到來?還是想說她如今身處困境,請殿下同守信念,等待雞鳴天亮,雲開日出?

  太子爺臉上那樣難看……

  顯然,不是前者,而是後者。

  -

  次日。

  天光才剛剛破曉,薛綏便起身梳洗,容光煥發地去了沐月居,邀薛月沉一起去園子裡賞花散心。

  二人沿著蜿蜒小徑徐行,輕聲交談,意趣正濃,貴喜家的就來傳話,說文嘉公主的丫頭求見。

  薛綏微微一怔,和薛月沉對視一眼,讓人喚進來。

  當著薛月沉的面兒,冬序哭著撲跪在薛綏腳邊上。「王妃,平安夫人,求你們……幫幫公主吧。」

  薛綏尚未開口,薛月沉已然關切地問道。

  「快說,文嘉發生何事了?」

  冬序看了薛綏一眼,眼盈盈地道:「昨兒深夜,平樂公主突然帶人闖入行宮,斥責我們公主不守婦道,以寡婦之身,勾引她的駙馬,以至駙馬與她離心,拆散了她的美滿姻緣,要請太後做主,將公主嫁去北境苦寒之地……」

  頓了頓,冬序抽搐著哽咽。

  「她還搶走了文嘉公主為太後做壽準備的《藥王經》綉卷……」

  薛月沉氣憤不已:「好一個蠻橫無理的人。」

  罵聲到尾音便低沉下去,她陷入兩難的尷尬。

  「等王爺回來,我定要請他出面主持公道,為文嘉公主做主……」

  冬序連連搖頭,哭聲道:「王妃您是好心,可我們家公主實在擔待不起,也惹不起平樂殿下……如今,就盼著息事寧人,那藥王經拿走就拿走吧。隻是公主和陸駙馬是清清白白的,要是因此壞了名聲,遠嫁北境,往後她可怎麼活下去呀……」

  平樂這是要毀了文嘉啊。

  !

  扣一個私通的罪名還不算,還要讓她身敗名裂。

  「你且起來。」薛綏扶起冬序,「你回去告訴文嘉公主,流言惡語,不必掛在心上,與其跟平樂公主糾纏不休,不如就等著太後來做主……」

  冬序點點頭,再三謝過,抹著眼淚離去了。

  薛月沉義憤填膺之下,又在薛綏面前大倒苦水,說了不少平樂以前仗勢欺人、飛揚跋扈的舊事,為文嘉叫屈,但也叮囑薛綏,不要輕易招惹她,免得為自己惹來麻煩……

  日光刺破雲層時,薛綏才送薛月沉回去,尋了個借口,帶著小昭出府,去同文嘉見面。

  馬車經過東勝街,正好撞見京兆府的官差在告示欄前,貼告示——

  「承慶太後七旬萬壽聖典,上諭恩澤四海。」

  「一應竊盜、鬥訟、逃役等罪,皆除其刑。」

  「漕運腳夫、竈戶所欠徭役銀,概予免除。」

  「各府縣滯獄超三載者,罪減一等發落……」

  「……」

  告示欄前,老秀才眯著眼念布告。

  周圍人紛紛側耳傾聽,幾個孩童在人群間嬉笑穿梭,興奮地嚷著「要大赦天下啦」。

  街邊的攤販也顧不得招攬生意,紛紛擠過來,伸長脖子張望。茶攤前,幾個老者搖著蒲扇,搖頭晃腦地感慨世事無常。

  整個街道瞬間被熱鬧填滿,興奮而嘈雜。

  「這大赦什麼呀大赦,好處最大的是平樂和蕭家……」小昭趴著車窗,看著外間的喧囂,憤憤地放下簾子,在薛綏耳邊唾罵。

  「姑娘,該不會是狗皇帝為了平樂和蕭氏,才頒下大赦聖旨的吧。」

  這聲狗皇帝,罵得薛綏嘴角揚起,忍不住笑意。

  「莫要妄言,隔牆有耳。」

  小昭的猜測是真的,也不完全是真的。

  為君者重利,崇昭帝並不是一個為了情分罔顧朝綱的昏聵君王。

  他有自己的考量。

  他可以借太子的手打壓蕭家的外戚勢力,讓他們乖順地匍匐在地,也斷然不會看著李肇將蕭氏一族趕盡殺絕,讓朝堂老臣寒心。

  太子是刀。

  蕭家也是刀。

  此消彼長,恰是帝王平衡之術。

  相比蕭氏外戚蠢蠢欲動,讓太子一方獨大,更會令皇帝坐卧難安——皇帝之下,就是太子,一山容不得二虎啊。

  這盤棋,崇昭帝下得比誰都精明……

  小昭又輕聲嘆息,「可惜了文嘉公主的藥王經,文嘉公主和婉昭儀費了那麼大的心思,才綉成的……當真就這樣算了嗎?」

  薛綏淡淡一笑,扶正鬢邊的青玉簪,沒有回答小昭的話,而是撩簾望向街邊的人群。

  人群之中,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勒馬停在酒肆的幡旗下,一身織金蟒袍襯得他骨架越發筆挺,英氣逼人。

  視線相撞的剎那,他眼中竟無半分波瀾,眉梢冷凝似鐵,緊抿的唇角更是淬了寒冰一般。

  薛綏不自覺地攥緊車簾,眯著眼瞧他。

  冷漠至此,倒真像個討債的……

  李肇:呵,看孤理不理你。

  薛綏:你不理我,那就多謝了……

  李肇:……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