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般若寺第三十九代住持·釋達之徒──清念
釋達笑了笑,花白的眉毛彎起溫和的弧度,「你是個好孩子,不該被束縛住。」
他伸出手握住弗清念的手腕,露出佛珠。
光滑圓潤的佛珠顏色黑白交加,證明著弗清念身上的惡氣與殺念已經被鎮壓消除了一半。
釋達撥動了一下珠子,珠身轉動,露出被隱藏住的裂縫,每一顆都從中心向四周裂開。
老人絲毫不意外,表現的很是淡定。
「你殺了人,這兩串佛珠沾上皿腥,也就失去了作用,不能再幫助你。」
「那些剩餘的障孽,以後就要靠你自己去洗清了。」
弗清念也看見了那些細密的裂痕,有些怔愣。
釋達取下了兩串佛珠,用手帕包好放到懷中。
老人靠在椅背上,眼眸平靜,望向天空,聲音中透著疲憊。
「清念,你的路很長,未來的每一步都要謹慎對待。」
「因果再重,早晚有化解的一天,不要衝動,更不要被殺念控制情緒。」
釋達慢吞吞說了許多,弗清念望著他,總覺得那些話裡有一股說不出的沉重。
像是在……交代遺言一般。
「……我知道了,師父。」弗清念聲音很輕,但足以打斷釋達的嘮叨。
釋達略微詫異地擡頭,愣了片刻後釋然地笑了笑。
「終於願意叫我一句師父了啊,看來也不是真的無情嘛……」
老人樂呵呵的,語氣揶揄。
弗清念抿唇,沒理會他的調侃。
釋達笑了一會終於平靜下來,他招手將弗清念喚過去。
蒼老的手擡起,雙指合攏按在她的眉心。
古老的經文聲響起,無數乳白的氣流從釋達身上溢出。
順著指尖一點點沒入弗清念的身體裡。
弗清念驚訝地擡頭,就見釋達的臉色正肉眼可見的變白,彷彿所有的生機在迅速流逝。
她想要後退,可身子卻動彈不得。
「你…這是在幹什麼?」
釋達聲音虛弱但異常堅定,「既然你叫我一聲師父,那我總得為你做點什麼。」
「我修行一生,功德雖淺,但也算積累了一些,我已時日無多,這些就留給你吧。」
弗清念微微瞪大眼睛,她沒想到釋達居然會為她做到這一步。
釋達微微一笑,如同一個慈祥的長輩一般摸了摸她的頭,「不必驚訝,也不必愧疚。」
「在彌留之際還能做一件善事,繼續追尋我的大道,是一件幸事。」
他的聲音越來越輕,像是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清念啊,」釋達的聲音幾乎微不可聞,「記住……慈悲為懷,莫再殺生,……未來的路,你要好好走……」
「待我死後,就送我回般若寺吧……」
話音落下,他的手緩緩垂下,身體也失去支撐向側邊歪斜。
弗清念連忙扶住他,沒讓人倒地。
「師父……」
無人回應。
釋達圓寂了。
在一個最普通的夏天。
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將自己十世積攢的功德都送給了弗清念。
代替佛珠來鎮壓她那一身的死氣與被其影響而起的殺戮之心。
無數純凈的功德之力化作一句句梵音,深入靈魂,時刻在耳畔縈繞。
老和尚走的很安詳,靠在椅背上,臉上還帶著笑容,慈眉善目,像是睡著了一般。
弗清念感受著掌心下的身體一點點變冷,心口有些發悶,空洞又迷茫。
像是起了一場大霧,霧氣綿軟,絲絲縷縷纏繞著,每一次呼吸都裹挾著潮濕悵惘。
心臟像被擾動的湖水一般,微波一層一層翻湧,密密麻麻疊出難過的意味。
明明情緒已經被消磨的極淡,但如今卻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悲傷。
弗清念垂下眼眸,握著釋達冰冷的手,安安靜靜守在一旁。
北灼言和系統也靜默站在一旁,不再鬥嘴。
風輕輕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奏出低吟悲歌。
小悟峰第二十七年。
孤寂的山峰終於等回了它的主人。
隻可惜,兩人離,一人歸。
昨日還尚且鮮活的人,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冷冰冰的牌位。
功德堂。
燭火搖曳,將四周映得通亮,裊裊香煙升騰而起,從未斷絕。
弗清念跪在蒲團上,垂眸低眉,身子端正,低聲誦經,誦的是往生經。
一遍又一遍,虔誠認真。
過往的歲月裡,弗清念其實並不喜歡學習佛法,更不喜歡誦經。
尤其是往生經,她最為討厭。
那是她念的次數最多的一篇經文。
過去她並不知道釋達為何總是讓她誦往生經,如今終於有了答案。
他看見了她身上的因果,誤以為她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
一遍遍的往生經,是為逝者超度,是贖罪。
隻是過去並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弗清念從不認真誦經,隻把它當作任務,隨意完成。
如今第一次認真,卻沒想到竟是為釋達而誦。
寺廟中的住持去世,弟子要為其守靈七七四十九天,寸步不離。
弗清念是最特殊的存在,她既不是般若寺的人,亦不是釋達的弟子,並不需要遵守任何規則。
但她還是認認真真誦了四十九天的經,按照徒弟的標準規規矩矩地走完了全部流程。
待一切結束後,弗清念離開了般若寺,回到了小悟峰。
小悟峰的景色很美,山頂佛堂的院外有一棵千年菩提古樹,待夏天來臨,花開滿樹。
白色花簇盛放如雲,茂密猶如覆霜蓋雪,層層疊疊,錯落有緻。
每當這個時候,釋達就會與弗清念在樹下對弈,閑談。
不過弗清念生性寡言,大多數都是老頭在絮絮叨叨。
如今依舊是夏天,但樹下隻剩下了一抹孤獨的身影,寂寞單薄。
弗清念輕撫著棋盤,幾年未歸那上面落滿了灰塵。
微風吹過,菩提花簌簌落下,砸到了棋盤上。
好不荒涼。
小悟峰第二十八年,釋達死後第一年。
弗清念依舊在那座孤高山峰上停留,她開始主動研習佛法,一字一句,認認真真。
這一次,她不再敷衍。
小悟峰苦寒,人跡罕至,唯弗清念一人居住,過去隻有釋達時常來看她。
而釋達死後,這裡就徹底成為了孤峰,被所有人遺忘。
小悟峰第三十三年。
弗清念讀完了所有的經書。
同一年。
那棵千年菩提樹在雨季被落雷劈中,失去生機,隻剩下一截枯根和滿地焦土。
那一日,弗清念靠著菩提樹的殘枝睡了一夜。
醒來後她便下了山。
再也沒有回來。
小悟峰第三十六年。
峰頂的佛堂裡終於迎來了第一個客人。
是般若寺新一任住持。
他無意間發現了釋達留下的手劄,知曉了弗清念的存在。
於是他準備接下釋達的任務,想要繼續幫助弗清念洗去障孽。
但當他推開那孤零零的房門後,裡面空無一人,隻有高處落滿灰塵的金佛。
地上到處都是經書,上面密密麻麻滿是註記。
字體鋒利流暢,出自一人。
小悟峰第三十七年。
新的住持翻新了小悟峰,將那座佛堂改成了藏書閣,裡面放滿了那些被註記過的書。
般若寺的僧人開始陸陸續續踏上小悟峰,研讀那些經書。
而弗清念也被眾人熟知。
般若寺第三十九代住持·釋達之徒──清念。
同年夏天,藏書閣外重新種下了一棵菩提樹。
小悟峰第四十九年。
菩提樹開花了。
──────
般若寺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