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再查軍糧
嚴舟渡覺得暉帝時而深沉,時而糊塗,沒有軍糧,就是派戰神去西疆,士兵餓著肚子也打不贏仗。
嚴舟渡心裡在罵暉帝,道:「陛下,郭毅將軍和薛澤承將軍已故!」
「朝中熟悉虎彧地形且打過勝仗的人唯有晉王殿下,江瀟白曾在三年戰亂時,率兵攻打過佔領虎彧的鉑族,現已被貶!」
「禦史大夫王大人也曾領兵打仗。」
暉帝聽出嚴舟渡怪他殺兩位將軍,還殺江晏清,他總不能殺了別人兒子,還厚顏無恥地請江瀟白去前線捨命!
暉帝突然想起謝旭禾,若當日依謝旭禾所言,查清周邊各州糧稅,讓十衛融入神曜軍,日夜操練,此時就能立即調運軍糧。
盛安至少有七萬兵馬,他不會如此被動。
暉帝一手搭在膝蓋,蓋住龍袍綉著的金龍尾巴,問:「王淮煬,你覺得穆景翊和王政仲,何人可支援虎彧?」
王淮煬隱約覺得此事沒有那麼簡單,兩位將軍方被暉帝冤殺,西邊阿德赫便攻來,而且此前從未聽說過這人。
但這消息是八百裡加急送來的。
阿德赫率領三千人就能覆滅兩國,從兩國搶來幾萬兵馬,擊敗薛將軍,足見其深謀和兵法過人,虎彧或許真沒有戰勝的把握。
王淮煬道:「陛下,穆景翊掌握北兵,北抵裕鶴,南援中都,必須留在河原,臣覺得王大人可勝任虎彧主帥。」
暉帝知道王政仲和薛海平的關係,王政仲不論是為國還是為親,都會赴湯蹈火。
張兆見暉帝要點頭,立馬打斷:「陛下,您封裕鶴公主為敦貴妃,可讓貴妃休書至仁然可汗,請可汗出兵。」
「虎彧東北臨近裕鶴族,裕鶴戰馬用不了幾日便能到虎彧,二十萬兵馬足以威懾阿德赫!」
「待滅掉科韌斯,再答謝仁然可汗便是。」
王淮煬心知暉帝與仙麗結盟,為的就是陷入四面楚歌時,有人能解救他,但眼下根本無需外族協助。
王淮煬擡眸瞧著張兆,又看暉帝:「陛下不可,薛將軍缺的是軍糧和主帥。」
「裕鶴狼子野心,曾侵大盛,此舉就是引狼入室!」
暉帝猶豫再三:「可現在沒有軍糧!」
張兆一句接著一句,沒給朝臣開口機會:「陛下,讓裕鶴可汗領兵震懾阿德赫,戰勝後,以豫州年產糧食半數為答謝。」
王淮煬聞言憤怒,伸出去的手指愣是被王荀壓了回來,他看著站在暉帝身旁的奸佞張兆:
「張兆,你妄自送糧,豫州百姓答應了嗎?」
「王大人,你可能解決軍糧?」張兆皮笑肉不笑地看著王淮煬,別說王淮煬,就是王荀和崔恆嶺,此時權傾朝野、深得暉帝信任的他都不會放在眼裡。
王淮煬不知暉帝為何如此重用張兆,大盛幾代皇帝都未有過此等糊塗之舉。
貪墨軍糧的人到底是何人?孟太傅,王政仲,薛堯等人隻要去查此案,無一例外地遇襲,就連明帝當初也未查清軍糧,背後之人已隻手遮天到他不敢想象的地步。
王淮煬看著暉帝道:「三十四萬石糧食怎會憑空消失?」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請陛下以千兩黃金懸賞,赦免知情者之罪,若無錢,便變賣後宮珍奇,找到糧食,守住西疆方是首要。」
王荀等人自是支持王淮煬,若能查出軍糧,一是解燃眉之急,二是立下大功。
暉帝不想等到兵臨城下那日,且北邊還有穆錦安這個憂患,他在昏聵時保持幾分理智:「就依王尚書所言。」
張兆冷目灼灼打量王淮煬,哪個朝代有二十歲的尚書?
但大盛有兩位,明帝提拔江晏清和王淮煬,他們確實比重臣崔恆嶺更能撐住江山。
壓抑的宣政殿除了無聲的針鋒相對,還有濃郁的猜忌懷疑、盤算把控之音。
從前隻是內鬥,眼下敵人攻來,他們自是要重新估算棋局。
重金懸賞的消息快馬送到岐州,崔鳳春見來人是王淮煬,他在府邸接待表弟。
王淮煬見崔鳳春府邸低調簡樸,種了許多松竹,屋內陳設都是低於刺史品階該有的規格,僕人有些年紀,沒有貌美的丫鬟,桌上擺著豬肉。
王淮煬和崔鳳春是世家難得的清流子弟,他們情誼深厚,志同道合,可現在崔恆嶺跋扈貪墨,崔鳳春每日心驚膽戰,更是無顏面對王淮煬。
他和王淮煬說話時都是低頭:「淮煬,陛下願以千金懸賞?我在岐州搜尋幾月都不曾尋見軍糧。」
王淮煬知道崔恆嶺若被懲治,他和崔鳳春或許都逃不過,沒有人能眼睜睜看著家族所有人都去死。
隻要能找出軍糧解決危機,至少能保住一部分人。
王淮煬謙恭有禮:「表兄,林槐盛曾高價買糧,岐州稅錢呢?查出稅錢便可買糧,林槐盛在岐州和哪位官員來往密切?」
崔鳳春任岐州刺史不足一年,糧食是大窟窿,稅錢更是,他知道此事終有一日會影響到他。
崔鳳春不是無知等死的人,他每日都在查案,就連城中百姓他都審了,可線索拼湊到一起,還不不如小偷偷了荷包的證據有用!
崔鳳春頭髮都白許多,實言:「淮煬,所有官員我都審了,林槐盛浪蕩刻薄,行事卻謹慎,他用的都是林氏老人,全都死了!」
「不過,林槐盛曾派幾位監工去岐州風麒監督章渠修建,穆項款待監工,那些監工懶散度日,在風麒待半年便回來。」
王淮煬想起穆項在宮宴上為討好暉帝,諫言大盛拒與欷雀互市,此舉是和穆錦安反目成仇。
穆清音和鄭姝都亡故,穆項悲傷過度,瘦的隻剩下一把骨頭,他在朝中也是時而告假。
現在隻要穆錦安敢輕舉妄動,暉帝定會砍下穆項腦袋,穆項比崔鳳春還擔驚受怕!
王淮煬叮囑崔鳳春抓緊貼懸賞告示,快馬加鞭去往岐州東南方向的金州,同樣交代刺史宋樾懸賞。
此次同行的人還有嚴舟渡,二人繼續往金州東南方向的禹州來,這裡就是被貶的逆王碩昌王天下。
在穆景翊對戰南國需要援軍時,碩昌王沒有派一兵一卒,明帝藉此奪了碩昌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