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侯府忘恩義?攝政王撐腰,不原諒

第一卷:默認 第111章 駱甯布局

  避暑山莊很舒适,早晚的風都涼爽,宛如仲秋。

  陪老夫人來的人,有大少奶奶溫氏和她的小兒子駱立欽、堂妹駱宛、三夫人,以及懷孕的宋姨娘。

  老、小、孕,他們是不耐酷暑的。侯府其他人也想來,駱甯思慮之後拒絕了。

  她住了五日,心裡一直念着邱士東進京之事,靜不下來,便決定下山回府。

  臨走時,她先同祖母說:“您住到秋涼,中秋節前夕我來接您。”

  又對三夫人說,“三嬸照顧好祖母與小輩。這裡的一切,都依仗三嬸了。”

  話如此說,駱甯并不是很信任她。

  駱甯告訴堂妹駱宛:“你多替大嫂照顧孩子,讓大嫂主事。大嫂會把一切都安排妥當。誰生事,立馬派你的丫鬟回府告知我。”

  還同宋姨娘交代,“好好養胎,離臨盆還有兩個月,任何事都沒你腹中胎兒要緊。”

  衆人都應下。

  駱甯這才下山,回到了鎮南侯府。

  城中仍是暑熱難當,熱浪窒悶。

  她心裡感激雍王,給了她這麼一套宅子,讓祖母可以享享福。如此炙熱,老人家受不了。

  好在,真正暑熱的日子不長。

  駱甯回府的第二天,下了一場大暴雨,從早到晚。

  盛京城裡排水不及,鎮南侯府也積水很深。

  文绮院的院子中央,一汪汪的水,駱甯等人都站在屋檐下看雨。

  “差不多要涼快些了。”孔媽媽說。

  “往後哪怕再熱,也可忍受。”駱甯說。

  孔媽媽低聲說:“聽聞侯夫人熱病了,也想要去山莊。二夫人請示了侯爺,侯爺不同意。”

  又感歎,“侯爺對她很失望,特别是她打了二少爺之後。她以前不這樣。”

  侯夫人從前溫婉端莊、幹練精明。哪怕不是時刻挂笑,在下人心中仁慈和善。

  “她以前很鎮定從容。”駱甯說。

  “是,侯夫人以前待下人很寬和,就是她身邊的甄媽媽歹毒。”孔媽媽說。

  駱甯笑了笑。

  何、尹兩位嬷嬷也笑笑,同時在心裡想,駱甯身邊的丫鬟和管事媽媽,性格都有點天真。

  侯夫人第一心腹甄媽媽,怎麼可能善良?當家主母不能做的惡事,都要甄媽媽去辦。她是一把鋒利的刀,自然帶皿了。

  “……遇到了挫折,會把人變得面目全非。”駱甯說。

  侯夫人所受的打擊,比起前世駱甯遭受的,并沒有強太多。

  饒是如此,這些打擊也擊垮了她,她身上那些端莊優雅蕩然無存。

  “侯爺身邊那兩個姨娘,最近張狂得很,竟時常要出去逛逛。”孔媽媽又道。

  駱甯心中一凜。

  她們倆是美色、是打手,也是橋梁。

  邱士東應該進京了吧?

  他不可能是一個人來的,估計駱甯的大舅舅白玉麟也快到了京城。

  邱士東做大事、争皇商,白家是第一幫襯。不僅要替白氏與白慈容打掩護,更需要分一杯羹。

  駱甯微微沉吟。

  傍晚時雨停了,駱甯去了趟二房,找二夫人。

  侯夫人被禁足、大少奶奶帶着孩子上山避暑,家裡暫時由二夫人當家;葛媽媽輔佐她。

  今日下暴雨,很多事白天尚未處理完畢,黃昏時二夫人的稍間掌燈,好幾個管事婆子在回話。

  駱甯略微等了等。

  “……二嬸,您派一個心腹,幫我辦一件事。一定要信得過的人。”駱甯說。

  “我身邊的宋媽媽,她可信得過。”

  “那就宋媽媽。叫她去趟光華寺。”駱甯說。

  她把自己要做的事,細細說給二夫人聽,叫她轉述給宋媽媽。

  二夫人驚疑不定,卻無半分猶豫,當即吩咐宋媽媽去辦。

  過了兩日,宋媽媽從光華寺回來,身邊還跟着兩位婦人和一個七歲左右的小女孩。

  “窦家的兩位太太,非要登門道謝。”宋媽媽說。

  這幾日光華寺有個道場,宋媽媽去替二夫人點長明燈。山上涼快些,不少人與小販都去趕熱鬧,順便納涼。

  就有人販子混在其中。

  二夫人身邊的宋媽媽,救下一個被人販子藏在酒桶裡的女孩兒。

  這女孩兒上午走失,三個時辰後才尋到。這個過程中,窦家四太太以為再無希望,差點撞牆自盡。

  宋媽媽救了她母女兩條命。

  尋到了女孩兒,抓了人販子,窦家太太拉着不讓宋媽媽走,非要道謝。

  宋媽媽就說自己隻是仆婦,若窦太太真心感激,就去跟她的主人家打個招呼。

  二夫人面上的驚訝不作僞:“……有驚無險,你家姐兒好福運的。”

  窦家四太太驚魂未歇,聞言,竟當着二夫人的面痛哭起來。

  每年集市都會走丢女孩兒。普通人家、不識字的,被賣去外地做丫鬟;識字的,一般會進青樓。

  在當前世道下,識字往往比容貌更值錢一些。隻要不是太醜,識字的伎人會更受追捧。

  窦家姑娘當然讀書識字。

  三個時辰漫長尋找,窦四太太的靈魂割裂般。

  這會兒很後怕。

  二夫人拿了巾帕給她:“别哭,别哭!”

  她們這廂哭哭啼啼的,駱甯來了。

  她端了一碗涼粉糕:“二嬸,給您嘗嘗……您有客?”

  窦太太等人進府,二夫人悄悄遣人告訴了駱甯。

  駱甯這麼快趕來,還帶着吃食,可見也是一直等着。

  “這是窦家的兩位太太。”二夫人笑道,“這位乃雍王準妃。”

  窦家兩位太太愕然,急急忙忙起身行禮。其中一位哭得眼睛通紅,拉了自己女兒再次行禮。

  駱甯:“哪個窦家?”

  “我們家做些買賣。”窦四太太在駱甯跟前,自慚形穢,幾乎不敢擡頭。

  “我聽聞,盛産澄硯的澄州,有巨賈家眷住在盛京城裡,好像是姓窦。你們是本家嗎?”駱甯問。

  窦家四太太顧不上哭了,又驚又喜看着駱甯:“小姐知曉澄硯?”

  “澄硯聞名天下,自然知曉了。而澄硯生意做得最大的,便是窦氏。”駱甯道。

  “小姐見笑了,正是寒舍。”窦大太太接話。

  駱甯:“這麼好的硯台,怎麼不呈給陛下?”

  窦四太太訝異看着她。

  這位大小姐,是不食人間煙火嗎?

  難道憑他什麼人,都可以把自家的東西給皇帝?

  窦大太太卻是心頭一動。

  做買賣,風口是一時的、而且意外的。

  窦大太太當即跪下,虔誠給駱甯磕頭:“我們一直想孝敬陛下,可惜無門路。王妃,您能否幫個忙?窦家上下感激不盡。”

  窦四太太:“……”

  她尴尬得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人家都說她大嫂市儈、擅長鑽營,果然不假。

  鎮南侯府的千金、雍王準妃,何等尊貴人。人家随口客氣一句,大嫂怎麼好意思下跪懇求?

  這太不要臉了啊。

  窦四太太尴尬得渾身刺撓,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人家仆婦還剛剛救了她女兒,大嫂這會兒就求人辦事,都不虛僞客氣幾句,可以說得上“恩将仇報”。

  屋子裡安靜了下。

  二夫人等仆婦看着窦大太太,表情也是變了又變。

  駱甯卻笑着攙扶了她:“你真是個爽快人。先起來,咱們慢慢說。”

  衆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