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629章 蕭晏的師父
“那不正常嗎?人和人的脾氣,本來就不一樣,你說來聽聽。”
陸棄娘還頗有興趣。
因為她還沒看到蕭晏臉上露出這般難以形容的神色呢。
蕭晏和她說起過去的事情。
這是他第一個武師父,名叫馮振霆。
馮振霆在侯府待了七年,把他從四歲帶到十一歲。
過了兩年,蕭晏就去戰場了。
所以對他來說,馮振霆是人生之中特别重要的角色。
“那後來怎麼不聯系了?”陸棄娘不解。
蕭晏這個人,恩怨分明,有恩必報。
“因為師父,是負氣離開的。”
馮振霆在侯府之中,受了氣。
“師父這個人,脾氣火爆,發怒的時候,誰都敢頂撞。我小時候,也很害怕他。”
不過現在蕭晏想想,嚴師出高徒。
他在侯府地位尴尬,連帶着師父也受了不少委屈。
“原本我心裡是有怨的,他狠心離開,之後我在侯府的日子更難過。幸虧之後有機會來西北才擺脫……”
雖然蕭晏那時候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但是侯府對他的态度,他能感受到。
他一直為自己不被父母所愛而困擾。
直到後來遇到陸棄娘,又發生了很多事情,蕭晏才最終釋然。
“但是現在就明白了,師父那麼火爆的脾氣,如果不是為了我,不會在侯府待七年。”
所以蕭晏現在覺得,虧欠師父良多。
“隻是師父說過,他離開侯府之後,師徒名分盡斷,以後也不必找他。”
陸棄娘驚訝,“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你不知道?”
蕭晏點頭,“那時候年紀小,并沒有察覺。現在想想,應該就是這麼回事。”
“那早就應該聯系的。”
“我不敢。”
陸棄娘:“……難得有你不敢的。”
不過她理解。
師父在蕭晏那裡,肯定是一個不敢觸怒,滿心敬畏的角色。
“那時候師父才二十多歲,比我現在還年輕,性情急躁,對我也是動辄打罵。後來才明白,其實師父早就看透了,我若是不自己掙紮出來,以後在侯府會被毀了。”
蕭晏後來能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師父的幫助。
“你怎麼那麼老實呢?”陸棄娘埋怨道,“那父母生氣的時候,說不要孩子了,還真能不要啊。”
那不都是氣話嗎?
“你也是,既然都來到了洛陽,也知道師父就在這裡,還等着知府設宴邀請,才見師父?”
等着外人給他們設宴,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倆人打起來了,等着人調和呢。
“這事辦得不對。”陸棄娘道,“去打聽一下師父住在哪裡,然後準備好東西,咱們去看望師父去。”
那是蕭晏最無助時光之中,陪他走過來的人。
或許馮振霆那時候也年輕氣盛,教孩子簡單粗暴,但是他待蕭晏的心一定是好的。
否則蕭晏不會現在提起還緊張,不知道如何和師父相處才更好。
“我跟你說實話,我想到去見師父,都覺得身體一緊。”蕭晏無奈苦笑。
“難得你蕭大将軍也有怕的人。”陸棄娘嘲笑他,“緊張也得去,這是禮數。”
她又細細問了,馮振霆的年紀,家眷的情況。
“師父今年應該年近五十了……”
說起這事,蕭晏還覺得愧疚。
那麼多年,他都不知道師父的生辰。
是,他是孩子,不懂。
但是侯府應該懂,師父的生辰,侯府應該有所表示的。
但是因為他的緣故,師父也被牽連了。
可是師父從來都沒有說起過。
“……沒有成親,因為師父愛喝酒,酒後愛罵人,所以……”
“那是沒女人能看得上他。”陸棄娘道。
雖然這是蕭晏的師父,但是她還是覺得,這樣的人,也就别娶妻了,自己挺好的。
第二天,聽說蕭晏要帶着陸棄娘去拜見師父,二丫好奇道:“娘,我也想去。”
她要看看,是什麼人,能教出爹這般厲害的大将軍。
“我也去。”四丫小聲地道。
回京的這一路上,小丫頭因為二姐的财大氣粗,走到哪裡都買買買,已經成為二姐忠實的小跟班。
大姐夫都得往後排了。
其實二丫是故意的。
她想讓大姐和大姐夫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
她想早點抱小外甥了。
家裡已經很久沒有孩子出生,不熱鬧。
所以聽說二丫要去,四丫也想跟着去。
“我也去。”雲庭表态。
二丫去哪裡,他就去哪裡。
“都不許去。”陸棄娘沒好氣地道,“該幹什麼幹什麼,沒事就出門溜達去。你們去了,人家得多破費。”
這些都是小輩,人家都要有所表示的。
“娘,我們去看師公,自然不會空着手去,不會讓師公吃虧的。”二丫立刻表示。
“那人家提前也沒有準備,不好,以後再見。”陸棄娘道。
其實她隐約覺得,馮振霆現在的日子,過得應該不算好。
否則這個年紀,不會還在别人屋檐下讨飯吃。
陸棄娘本來想提前讓人送拜帖去,但是蕭晏說,若是那樣,怕師父避而不見。
所以他們直接上門。
令人意外的是,馮振霆現在有了個女兒。
——他來洛陽之後成親的,生了個女兒,可惜妻子前幾年已經去世了。
具體内情,還得等見面了才知道。
“對了,大丫二丫,你幫我看看,給十五六歲的姑娘挑什麼禮物好。”
蕭晏的這個小師妹,今年已經十五六歲了。
“送首飾吧。”大丫提議,“送一套頭面,以後成親也能用上。”
兄嫂給妹妹添妝,這個不好拒絕。
“我有。”二丫道,“我出。”
“誰用你出?”陸棄娘瞪了她一眼,“公中又不是沒有銀子。”
她知道二丫想給全家花錢。
但是不能這樣。
親兄弟,明算賬。
她也不想剝削女兒。
更不想二丫把所有人的未來,都扛在自己肩膀上。
對于幾個女兒,陸棄娘一視同仁。
無論她們有沒有錢,都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
包括她們自己。
二丫在親情範圍内,略微照拂其他人,比如偶爾送幾件貴重的禮物,那就可以。
大包大攬,對誰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