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西邊輿圖
「咳咳...」近來春雨連綿,天氣陰寒,穆錦安時而兇悶咳嗽,氣息紊亂。
她病懨懨地瞧著雨幕:「陛下假意拒開盛安糧倉,讓王淮煬去查糧,常坤輕敵挾君,陛下順利控制梓州。」
「禹州本可和梓州共盟挾君,可現在就成孤立之勢,岐州崔鳳春和金州宋樾都是大盛良臣,禹州若有二心,他們不會坐視不理,於我們不利。」
範昭央站在她旁邊,他沒有和暉帝相處過,不知暉帝為人,但此舉隻會讓人覺得暉帝變化莫測。
範昭央道:「陛下這是效仿太上皇,昏中有明,與我們耗戰,待他可制衡所有朝臣,治理好天下,我們的『清君側』便沒有機會。」
「不過,王淮煬在謝懷玉手中,王荀等世家便不會全力支持陛下,王睿乃五州觀察使,河原經略使,我們或可與他聯盟。」
穆錦安想起初次見王睿時,他衣著儉樸,對何人都是以禮相待,這樣儒雅謙和、深藏不露之人,她根本不敢合作。
穆錦安道:「可王睿向來和王荀不和,他們兄弟就如同仇人,王睿若真傾向王荀,崔恆嶺和他妹妹崔喬月不會同意。」
範昭央正欲和穆錦安稟報幽州丈田之事,聽見院外傳來聲音。
堂前竹葉隨風輕曳,院裡積水,錦靴踏過水流的聲音讓穆錦安安定幾分,少年青玉色衣袍似是春日裡最盎然的景色,點綴著她蒼涼憔悴的枯魂。
淅淅瀝瀝的雨滴沿著傘檐落下,暗霧雨幕遮住謝馳北擔憂的眸色。
穆錦安病弱臉上撐出半分笑意:「你回來了。」
「嗯,」謝馳北方才從軍營回來,他見穆錦安站在堂前,衣裙都淋濕了。
謝馳北總覺得她近來心事重重,急忙扶著她進屋,拿件紅色衣裙遞給她,「你先換衣,別感染風寒。」
穆錦安接過衣裳去裡間,她手掌撫著兇膛想順口氣,捂住想咳嗽的嘴巴,眉頭緊緊蹙著。
謝馳北來到議事正堂,陰雨天,堂內竹簾都鉤掛起來,隻幾張簡單桌椅,自穆錦安杜鵑花中毒後,屋內就不敢再擺花草。
羨餘給範昭央和袁明倒茶,茶湯澄紅透亮,淡幽茶氣疏解著眾人的緊張情緒,和暉帝一決勝負的第一次機會就這樣化在「春雨潤無聲」中。
暗雲蒙雨中的雷鳴聲不斷擊打在他們心間,那顆心已深陷危機四伏的滾刀中,留下的縫隙也成了武器,還未戳中就足以震懾他們。
範昭央在暉帝眼中是該被誅殺的叛賊,他看著比穆錦安還著急,茶水滾燙時,他便一口飲下,嘴巴燙到吸口氣。
範昭央又喝杯涼水,長籲短嘆:「時間拖得越久,陛下派新的官員任幽州都督,我們就真成亂臣賊子,屆時,該是朝廷師出有名討伐我們。」
謝馳北輕拂衣袖,不疾不徐道:「這是穆景翊送來的河原毛健茶,此茶有清熱解毒、緩解咽喉不適之效,可作藥茶。」
「河原灝湖鹽場已完全歸穆景翊統管,玄朔河原幽州已不再供賦稅給朝廷,我們早就是朝廷的眼中釘。」
「陛下若能穩住朝廷,做個持之以恆的明君,本王倒敬他,他能從眾多皇子中登基為帝,除了孟太傅,還有他過人的隱忍力。」
「他是如何隱忍的?」
春寒砭骨,鳥雀無鳴,冷風拂動範昭央烏色衣角,綉著的淡黃色芸香草垂墜在風雨中。
範昭央揣摩著這句話,皇室的人如何隱忍?隱忍中做了何事,是何助力讓他成為太子?
範昭央見謝馳北錦袍綉著的六瓣桃花奇形怪狀,死士和將士們都偷偷瞥這朵桃花,謝馳北好像最喜歡穿這件錦袍。
隻聽雲庭急匆匆來報:「王爺,慶王和穆芸逃走了。」
雲庭將審訊出來的信息都告訴謝馳北,死士是吃了有迷藥的飯菜,二人才逃走,城門守衛的士兵不曾見過二人。
謝馳北握緊茶盞,冷白的臉色是震怒:「死士連兩個沒有功夫的人都看不住,去領軍棍!」
袁明微微縮了縮身子,他喝口熱茶暖身子,恭敬看著謝馳北:「殿下,二人興許還在城中,不許派重兵追捕?」
謝馳北很少在眾人面前露出笑意,瞧著袁明順從模樣,嘴角淡笑:「那此事便交給你負責。」
袁明在幽州沒有官職,隻跟著範昭央行動,而範昭央所執行事務,都是聽從謝馳北和穆錦安安排。
穆錦安會稱範昭央一聲將軍,可卻從來沒有稱呼過他。
盛安盧笙壑一族已被貶官,幽州盧笙冀敗仗,也是朝廷肉中刺,他現在無路可選,隻有跟著謝馳北才能在死路中謀出生路。
袁明才氣和心氣比範昭央高許多,若謝馳北可成事,他至少能博個禁軍統領之職。
他這幾日都在沉悶,謝馳北為何還不重用他?今日就得到謝馳北的直接指令,往日這樣的機會都是雲庭和澤洲的。
袁明突然起身行大禮:「多謝殿下。」
袁明不知該自稱什麼?就隻得這樣,謝馳北微微擡手扶他手臂:「起來。」
袁明領了差事便離開,出門時臉上還是笑意。
穆錦安來到正堂,見謝馳北正在扇著爐火,上面放碗紅棗薑湯,這是薛太醫叮囑穆錦安喝的。
薛太醫現在每日都為穆錦安把一次脈,給她研製葯膳調理身子。
穆錦安近來吃了許多葯,嘴裡苦澀又辛辣,她見範昭央在此處,隻好忍著喝了薑湯。
幾人站在輿圖前仔細看著東南西北布局,謝馳北持璟曄劍指著西北方向:
「夏州北臨虎彧,南臨鉑族,東臨涼州,西臨靈國和爵克斯,靈國南臨爵克斯,爵克斯東臨夏州、鉑族。」
「夏州多荒漠、草原、高原,條件艱苦,缺糧少水,虎彧東臨威州,但涼威兩州產糧很少,隻夠自用,無法支援薛將軍。」
「虎彧夏三州的軍糧必須依賴朝廷,這場仗絕不可持久!」
「本王從未聽過阿德赫,偏在我們想對抗朝廷時,他們攻來?三千兵馬就滅掉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