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紅薯澱粉
周氏緊接著又對沐宵說,「明天去鎮上賣瓷器的鋪子裡幫你大嫂買些瓷瓶,要有蓋子的那種,密封性要好!」
沐宵回道,「知道了,阿奶!」
王清兒忙感謝周氏,「謝謝阿奶!」
王翠英也說道,「清兒,下午我也去幫你摘桃花吧!」
「娘,下午隻剩下幾棵樹沒摘,我和沐琴摘就可以,不能全薅禿了,留些以後吃桃子。」王清兒想著桃花已經不多了,沒必要用那麼多人。
「行,那下午我還去采蘑菇,那一片蘑菇還挺多。」
「對了,那幾隻野山羊賣了,李掌櫃給的二十文一斤,賣了一千六百六十文,加上豬下水、竹筍、蘑菇共計有二兩多銀子。」沐老爹邊說邊掏出錢袋,把銀子倒出來交給周氏。
沐宵喝了一大口麵湯後說道,「李掌櫃還說以後再有野山羊都可以送去。還有豬下水今天買了四副,以後每天送四副。」
周氏問,「兩個酒樓能送這麼多?」
沐老爹答道,「李掌櫃說前幾天根本不夠賣,過些時日估計還得加量。」
王清兒想起挖回來的何首烏看向沐楠問道,「沐楠哥,上午挖的何首烏你打算怎麼賣?」
「什麼?挖到何首烏了?」沐宵激動的問。
「嗯,你大嫂發現的,有十幾棵,都是百年以上的年份。」
「什麼?每棵都是百年以上?這是要發財啦!在哪,我要看看。」沐宵頓感面也沒那麼香了,迫不及待的想看何首烏。
沐楠指著背簍說道,「在裡面,上面是蘑菇,下面是何首烏。」
沐宵忙放下碗筷,走到背簍前,將上面的蘑菇小心翼翼拿出來放在旁邊,出現在他眼前的就是一個個如胖娃娃般的何首烏,「哇塞!這也太大了吧,這濕的每根都有一斤多。」
王清兒不知道這個年代何首烏的價格,就湊過去問沐宵,「這個何首烏藥鋪裡收多少一斤?」
「大嫂,這個沒賣過,價格肯定不便宜,要拿去藥鋪懂行的人看過才能定價。」
「哦!」王清兒心想,「原來你也不知道啊?看你一臉激動的樣子,還以為你知道呢!切!」
王清兒吃完飯後,想起自己的羊奶果還沒有曬,忙走出飯廳抱起裝羊奶果的竹簍,在井邊洗乾淨後倒入竹篩裡放在院子裡曬好。
這才回到後院去看桃花純露,碗裡還有一些,蒸餾桶裡已經沒有純露滴出來啦。
她端起碗放在鼻尖聞了聞,依然是像桃花花瓣一般有股淡淡的清香,讓她感到心曠神怡。
她小心翼翼的將純露倒進瓷瓶蓋好,又打了一盆清水將臉洗乾淨,然後將純露均勻的塗抹在臉上,輕輕的拍打讓它更加快速的被皮膚所吸收。
一個下午沐家父子三人將竹蔗都砍完挑回了家裡,又去掰了竹筍。
王清兒和沐琴下午摘了滿滿兩筐加一背簍桃花,兩人早早的下山回家提取純露。
下午摘的桃花她沒有全部用來提取純露,而是將桃花洗乾淨後曬乾,用來泡水喝。
王清兒一邊提取純露一邊燉羊肉,前院後院兩邊跑,忙個不停。
她把整隻羊都燉了,滿滿的一大鍋。
王清兒在櫥櫃裡看到一罐豆油,她那天就隨意的問了一下王翠英豆油的價格,沒想到她竟然讓沐宵買了一斤回來,這個婆婆也太好了吧!
她用小石臼搗了一些幹辣椒沫,做了一些辣椒油,裝進一個小罐子裡,以後可以用來做涼拌菜吃。
她調了一個蘸料,雖然隻有辣椒油、姜沫、蒜沫和醬油,聞著還是很香,用來蘸羊肉吃最好不過。
王清兒抽空去挖了些薺菜,還在後山的溪邊發現了一大片水芹菜,想著這麼多也吃不完,就掐了些回來餵羊和兔子。
羊倒是很喜歡吃,兔子隻吃了幾片葉子就跑開,看來它並喜歡吃芹菜。
但是羊喜歡吃,於是又帶著沐琴去掐了一背簍回來餵羊,扔了一小把到鴨棚,小鴨子們都搶著吃。
廚房的角落裡還有幾個土豆,她原本打算留著炸薯片給幾個孩子吃,想想豆油那麼貴,就放棄了。
把土豆皮削掉,切成薄片,泡在水裡。
沐家人晚飯都是圍在竈台上吃的,一家人都被王清兒調的蘸料辣得斯哈斯哈,那真叫一個痛並快樂著。
一家人吃了得有四五斤熟羊肉,王翠英邊斯哈著邊說,「今晚這一頓吃掉了上百文錢吧!」
周氏說道,「現在每天這麼辛苦,是該吃些好的補補,等那些何首烏炮製好拿去賣了應該能還一部分債。」
「現在賣鹵下水和那些菜每天都能有幾兩銀子的進賬,這樣一算,用不了多久就能還完所有的債。」周氏不愧是管家的,賬算得門清。
王清兒則是邊吃邊想,「要是能不賣何首烏該多好!現在沐家這種情況,她也沒法開口不讓賣,好煩啊!」
想著想著都感覺碗裡的羊肉索然無味了。
接下來幾天王清兒都是帶著沐琴在桃樹林邊上摘羊奶果曬果乾。
桃花樹也遇到了幾棵,她陸陸續續提取了十幾瓶桃花純露,曬了一些幹桃花。
天氣漸漸轉暖,竹蔗除了之前的那一大片,沐楠又找到了一小片,都被砍回家堆在廊檐下。
淅淅瀝瀝的連著下了幾天小雨,沐家的滷肉和新鮮竹筍每天繼續在往酒樓送。
竹筍都是沐老爹父子仨趁著雨停的空檔去山裡掰的。
隻是蘑菇沒法撿了,撿蘑菇費時,不像竹筍「咔咔」用不了多久就能掰不少。
雨下得小,帶著鬥笠披著蓑衣倒也打不濕,隻是下了幾日雨山路難行,沐家父子便隻能走大路。
走大路就要起得更早,所以這幾日便是父子三人一起去鎮上。
王清兒這幾日都是睡到肚子餓得咕咕叫才起來,有兩天起床時沐楠都從鎮上回來了。
沐楠做的簡易榨汁機在下雨前一天完工,王清兒就趁著下雨把糖都熬了,共計熬了四百多斤紅糖。
還留了五百多斤的竹蔗做種,放在紅薯地窖裡保存。
竹筍放進地窖裡,紅薯就得搬出來,王清兒沒有想到沐家地窖裡竟然還有一千多斤紅薯,而且都是保存得很好,沒有腐爛的跡象。